[實用新型]一種包縫機吸塵自動開關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87653.2 | 申請日: | 2016-0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293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翁阿雨;林清福;葉繼敏;施力;潘玲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玉環奕友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5B81/00 | 分類號: | D05B81/00 |
| 代理公司: | 臺州市南方商標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郭建平 |
| 地址: | 317602 浙江省臺***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包縫機 吸塵 自動開關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包縫機吸塵裝置。
背景技術
吸塵裝置是包縫機用于吸取碎布、線頭等雜物的裝置,吸塵裝置的存在可使包縫機在干凈的狀態下進行縫紉工作,保證縫紉質量,而由于碎布與線頭的體積差距較大,所需的吸力不同,因此吸塵裝置都設置有專門用于吸取碎布的吸布口以及用于吸取線頭的吸線口,但一般的吸塵裝置的吸布口與吸線口都是從縫紉工作開始后便長期產生吸力維持吸塵的狀態,直至縫紉工作結束,而包縫機在縫紉工作中剪除線頭后,布料則會在進布裝置的作用下開始進布進行下一步的縫紉動作,而布料在進布過程中會經過吸線口,此時若是吸線口依舊產生吸力,則會對布料進行拉扯,易導致布料進布不穩,影響縫紉質量。
吸布口與吸線口長期同時產生吸力進行吸塵工作,這種吸塵方式使吸布口與吸線口都無法保持最強的吸力,而吸布口產生的吸力一旦不強,則會無法對縫紉工作中裁切下來的碎布進行瞬間吸取,易導致吸塵管路中出現堵塞的情況,影響縫紉工作的進度。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包縫機吸塵自動開關裝置,它能在布料進布時吸線口停止吸塵工作,使布料能夠穩定進布,保證縫紉質量,且能使吸布口、吸線口在吸塵工作時都產生極強的吸力。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包縫機吸塵自動開關裝置,包括集塵桶體、蓋于集塵桶體上方的集塵蓋,集塵蓋上方固定有防護罩,防護罩內設有無刷電機,無刷電機連接有風葉,風葉外罩有濾芯,集塵蓋上設有與集塵桶體內部空間相貫通的吸布口、吸線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無刷電機與一控制系統相連接;所述控制系統連接有一電磁鐵,電磁鐵上設有一頂桿;所述電磁鐵與集塵蓋之間呈垂直狀態;所述頂桿連接有一傳動臂;所述集塵蓋下表面設有一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設有一連動桿;所述連動桿貫穿固定架,連動桿一端與傳動臂相連接,連動桿另一端連接有一擺動臂;所述擺動臂上設有一轉折角,擺動臂通過轉折角形成L形結構;所述連動桿連接于轉折角上;所述擺動臂兩端分別設有與吸布口相匹配的第一密封蓋、與吸線口相匹配的第二密封蓋;所述第一密封蓋、第二密封蓋上皆設有緩沖墊。
所述緩沖墊為橡膠材質;所述緩沖墊外壁呈波浪形。
所述集塵蓋下表面設有若干呈圓周均勻分布的鎖架,濾芯位于鎖架之間;所述濾芯下表面設有一凹槽;所述鎖架上鉸接有L形卡扣,卡扣扣于凹槽內壁上。
所述集塵蓋上設有與集塵桶體內部空間相貫通的吸屑口。
所述吸布口一側設有一感應裝置;所述感應裝置與控制系統相連接;所述控制系統連接有一警報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與現有技術相比,采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包縫機吸塵自動開關裝置的吸布口、吸線口皆在包縫機運行前連接上軟管,與吸布口相連接的軟管一端對準包縫機工作臺,與吸線口相連接的軟管一端連接在包縫機的剪線裝置處,當包縫機開始縫紉工作時,無刷電機開始運行,而風葉在無刷電機的動力下開始旋轉,集塵桶體內的氣流發生改變,形成巨大的吸力,由于吸線口被第二密封蓋遮蔽,因此此時只有與集塵桶體內部空間相貫通的吸布口產生極強的吸力,該股吸力順著與吸布口相連接的軟管對工作臺表面的碎布進行吸取,由于集塵桶體內的吸力都匯聚于吸布口處,所以吸布口的吸力能夠瞬間將碎布吸入到軟管內,最終進入到集塵桶體內,保證了碎布不會由于吸力不足而堵塞在與吸布口相連接的軟管內;在包縫機的剪線裝置在剪除線頭后,布料都會在包縫機的進布裝置驅動下進行進布動作開始下一步的縫紉工作,而此時原本打開的吸線口將剪除后的線頭吸取后便再次被第二密封蓋遮蔽,因此吸線口不會產生吸力對布料進行拉扯,使布料能夠穩定的進行進布動作,保證了縫紉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包縫機吸塵自動開關裝置的一個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A部的放大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包縫機吸塵自動開關裝置的另一個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B部的放大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包縫機吸塵自動開關裝置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玉環奕友電子有限公司,未經玉環奕友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8765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稠油油井熱采專用防臘劑
- 下一篇:復方穿心蓮注射液及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