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長輸熱網專用隔熱管托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86661.5 | 申請日: | 2016-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1595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云超;陳忠桂;王志良;薛瑞方;宦健俊;黃小如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龍英管道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59/14 | 分類號: | F16L59/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15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長輸熱網 專用 隔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長輸熱網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長輸熱網專用隔熱管托。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長輸熱網工程節能型隔熱管托的隔熱材質均是輕質澆注料。為各熱電 廠節能增效成績顯著,為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硬質隔熱管托由于受導 熱系數(≤0.15W/(m.K).的限制必須將隔熱層的厚度達到相應的隔熱值,所以,硬質隔熱管 托的外徑在設計中是比較大的。硬質隔熱管托大外徑在礦野單線施工是可行的,但如果遇 到受空間限制硬質隔熱管托就相形見拙了。技術是不斷進步,我公司在做精、做強硬質隔熱 管托的基礎上又研發了氣凝膠復合纖維納米隔熱管托。其導熱系數<0.02W/(m.K),從兩種 隔熱材料的導熱系數之比可看出用氣凝膠納米材料可設計出薄隔層的隔熱管托。縮小了隔 熱管托的外徑。對小空間多排管的定置施工提供了長輸熱網專用隔熱管托產品。
本實用新型設計構思:
納米隔熱管托的研發成形從設計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生產該型產品時也遇到了 麻煩。設計時為了增大其隔熱效果,采用多層納米疊合一體(每層最大厚度10mm)達到設計 的隔熱厚度值。但每層納米材質上的氣凝膠形成了該產品不可粘、不可焊。只有采用物理形 態將其強制集合。
本實用新型經過形式試驗其結構合理,并運用于生產工程。解決了甲方在小空間 施工的技術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長輸熱網專用隔熱管托,以解決現有技術 中的問題。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長輸熱網專用隔熱管托,包括支座1、隔熱環9和鋼卡箍10,所述隔熱環9的外 壁上安裝有鋼卡箍10,所述支座1位于底部支撐隔熱環9和鋼卡箍10,所述隔熱環9由下隔熱 環2和上隔熱環3構成圓環,所述鋼卡箍10也由下鋼卡箍5和上鋼卡箍6構成圓環;所述隔熱 環9內由而外依次設置有納米隔熱層7,所述納米隔熱層7上安裝有若干個U型螺栓8,所述U 型螺栓8的開口向鋼卡箍10的外壁,所述U型螺栓8將納米隔熱層7卡入U型螺栓8內,且U型螺 栓8伸出于鋼卡箍10,所述U型螺栓8的伸出端采用螺母固定。
進一步的,所述由下至上設置的下鋼卡箍5、下隔熱環2、上隔熱環3和上鋼卡箍6的 連接處由若干個螺釘4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納米隔熱層7共為4層納米隔熱層。
進一步的,所述U型螺栓8在下隔熱環2和上隔熱環3上各設置有4個。
進一步的,所述8個U型螺栓8均對稱設置在下隔熱環2和上隔熱環3上。
進一步的,所述U型螺栓8開口的寬度等于納米隔熱層7的寬度。
進一步的,所述鋼卡箍10的寬度與納米隔熱層7的寬度比為10:8。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以鋼卡箍的內弧面為依托,用U型螺母對合鋼卡箍,將納米 隔熱層實行固定成形,給以足夠的固定力,確保納米隔熱層達到設計的抗壓、抗導熱質量。 納米隔熱層具有不可粘結性能,納米隔熱層用U型螺栓固集而成。U型螺栓對稱分布于管卡 兩邊。U型螺栓的作用:當本實用新型在隔熱形態時,U型螺栓起固定納米隔熱層作用;當管 托與熱網管組裝運行承載時納米隔熱層受壓隔層厚度變薄,此時的U型螺栓隨中心載荷力 的加大向外無阻伸延,其固定功能不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側視圖;
圖3是圖1中G-G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3所示,一種長輸熱網專用隔熱管托,包括支座1、隔熱環99和鋼卡箍1010, 所述隔熱環9的外壁上安裝有鋼卡箍10,所述支座1位于底部支撐隔熱環9和鋼卡箍10,所述 鋼卡箍10也由下鋼卡箍5和上鋼卡箍6構成圓環;所述隔熱環9內由而外依次設置有納米隔 熱層7,所述納米隔熱層7上安裝有若干個U型螺栓8,所述U型螺栓8的開口向鋼卡箍10的外 壁,所述U型螺栓8將納米隔熱層7卡入U型螺栓8內,且U型螺栓8伸出于鋼卡箍10,所述U型螺 栓8的伸出端采用螺母固定。
所述由下至上設置的下鋼卡箍5、下隔熱環2、上隔熱環3和上鋼卡箍6的連接處由 若干個螺釘4連接。
所述納米隔熱層7共為4層納米隔熱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龍英管道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江蘇龍英管道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8666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