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牡蠣殼破碎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85958.X | 申請日: | 2016-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084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永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瑪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4/02 | 分類號: | B02C4/02;B02C4/28;B02C23/0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顧克帥;林祥翔 |
| 地址: | 363000 福***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牡蠣 破碎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以牡蠣殼為原料的土壤調理劑的生產設備,尤指破碎設備。
背景技術
牡蠣殼作為土壤調理劑已被業界廣泛認知,現有技術是將牡蠣殼破碎成片狀碎塊,經600~800℃焙燒16~25分鐘,粉碎成粉末狀,制成改性牡蠣粉。改性后的牡蠣殼粉可使其內含的鈣及多種微量元素游離出來。牡蠣殼粉作為肥料用于農作物生產。
但現有技術術中由于只考慮將鈣及多種微量元素游離出來并未考慮到牡蠣殼內存在的納米級的微聚孔,當初次破碎時牡蠣顆粒太大時,在焙燒時微聚孔中的水分被封堵在牡蠣殼中,最后的產品無法與其他有效的肥料元素結合。當牡蠣殼顆太小時,焙燒結束進行粉碎后牡蠣殼內微孔隙會被完全破壞。
另外現有的對輥破碎機均是物料直接從上方倒入,當同時倒入物料太多時容易卡住,或將兩個輥間距撐開,使的出來的料粒徑大于需要的值。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牡蠣殼破碎設備。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牡蠣殼破碎設備,該破碎設備為對輥破碎機,其中破碎機兩輥間距離為3mm;在破碎機入料口上方設有水平傳送帶,在傳送帶起點上方設有牡蠣殼倉,該牡蠣殼倉截面由一垂直立面及坡面組成,坡面坡度為40度,在對輥破碎機下方設有與傳送帶電機控制器連接的重力感應器。
采用了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破碎機兩輥間距離使的破碎后的牡蠣殼粒在0-3mm間,在破碎機上設傳送帶和牡蠣殼倉,通過重力感應器控制傳送量,使進入破碎機牡蠣殼在一定量范圍內,不會在對輥破碎機造成積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破碎機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1、對輥破碎機;11、進料口;12、出料口;2、傳送帶;21、電機;3、牡蠣殼倉;31、立面;32、坡面;4、重力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請參閱圖1及圖2,本實用新型一種牡蠣殼破碎設備,該破碎設備為對輥破碎機1,破碎機1兩輥間距離為3mm;在破碎機入料口11上方設有水平傳送帶2,在傳送帶2起點上方設有牡蠣殼倉3,該牡蠣殼倉3截面由一垂直立面31及坡面32組成,坡面32坡度為40度,在對輥破碎機2下方設有與傳送帶電機21控制器連接的重力感應器4,對輥破碎機兩輥中間下部設有碎料出口12。
工作時,牡蠣殼倉3中的牡蠣殼由于倉的一面為立面,一面為40度的坡面,所以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到傳動帶2上,傳送帶2將牡蠣殼輸送到破碎機1內進行破碎,由于破碎機下方設有重力感應器4,當進入破碎機1的牡蠣殼過多時,傳送帶電21機控制器控制傳送帶停止或減速,使得破碎機1不會進入過多牡蠣殼而使破碎的粒徑加大,破碎完的牡蠣殼料從對輥破碎機兩輥中間下部的碎料出口12排出。。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形狀或結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瑪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瑪塔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8595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控時定量加料膠體磨
- 下一篇:一種結構改良的鄂式破碎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