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雙涵道無人飛行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83490.0 | 申請日: | 2016-0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274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黃思煜;于騰;薛富利;胡煒;楊代京 | 申請(專利權)人: | 襄陽宏偉航空器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4C39/00 | 分類號: | B64C39/00;B64D45/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東喻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 地址: | 441022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雙涵道 無人 飛行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無人飛行器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雙涵道無 人飛行器,該飛行器的雙涵道呈V字型。
背景技術
無人飛行器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 人飛行器,從技術角度定義可以分為:無人直升機、無人固定翼機、無人 多旋翼飛行器、無人飛艇、無人傘翼機等。目前,無人飛行器在航拍、農 業植保、測繪等領域等已大量使用,并逐漸展露其巨大的使用價值。而涵 道無人飛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和懸停的飛行特性,在體積、隱蔽性和飛行性 能上都具有鮮明的特點,已成為當今微小型無人飛行器研究開發領域的研 究熱點。同傳統的無人飛行器相比,涵道無人飛行器具有以下優勢:機動 性能獨具特色,適于在城市復雜環境下執行任務;結構緊湊、推進效率高; 噪音低、隱蔽性好。但是,目前,在無人飛行器的防護上,采取的措施較 少,無人飛行器在復雜地形降落不穩時、無人飛行器操作員操作失誤時或 者無人機失控墜落時,往往會造成機身和機載設備受損,造成大量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以上缺陷或改進需求,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 種雙涵道無人飛行器,其中通過對關鍵的雙涵道構成及其設置方式、以及 無人飛行器的其他結構進行改進,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有效解決無人飛行 器缺乏防護的問題,并且該無人飛行器的雙涵道采用V字型設置,能大大 提高無人飛行器飛行時的穩定性,確保無人飛行器的抗墜毀性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按照本實用新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雙涵道無 人飛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座(2)、第一涵道和第二涵道,其中,
所述第一涵道包括第一涵道架(3)、第一螺旋槳(4)、第一發動機 (5)、第一減震器(6)和第一轉動副(7);所述第一涵道架(3)通過 所述第一減震器(6)與所述第一轉動副(7)連接;所述第一發動機(5) 安裝在所述第一涵道架(3)內,所述第一螺旋槳(4)與所述第一發動機 (5)相連,并在該第一發動機(5)的帶動下轉動;
所述第二涵道包括第二涵道架(8)、第二螺旋槳(9)、第二發動機 (10)、第二減震器(11)、第二轉動副(12);所述第二涵道架(8)通 過所述第二減震器(11)與所述第二轉動副(12)連接;所述第二發動機 (10)安裝在所述第二涵道架(8)內,所述第二螺旋槳(9)與所述第二 發動機(10)相連,并在該第二發動機(10)的帶動下轉動;
所述第一涵道通過所述第一轉動副(7)與所述安裝座(2)相連,所 述第二涵道通過所述第二轉動副(12)與所述安裝座(2)相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所述安裝座(2)包括上安裝架和下安 裝架,所述第一轉動副(7)和所述第二轉動副(12)均與該上安裝架相連; 所述上安裝架與所述下安裝架之間通過減震簧(13)相連接;所述上安裝 架和所述下安裝架均為圓形,所述上安裝架的圓半徑小于所述下安裝架的 圓半徑,所述上安裝架所在平面與所述下安裝架所在平面兩者相互平行, 該上安裝架的圓心與該下安裝架圓心的連線垂直于所述上安裝架所在平 面;所述第一轉動副(7)和所述第二轉動副(12)均安裝在所述上安裝架 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所述第一轉動副(7)的轉軸與所述第 二轉動副(12)的轉軸兩者相平行。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該雙涵道無人飛行器還包括防護罩 (1),該防護罩(1)與所述安裝座(2)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涵道和所述 第二涵道均位于該防護罩(1)的內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選,所述第一轉動副(7)用于調節所述第 一螺旋槳的旋轉平面的空間位置,該第一轉動副(7)的轉角為0°~250°; 所述第二轉動副(12)用于調節所述第二螺旋槳的旋轉平面的空間位置, 該第二轉動副(12)的轉角為0°~250°。
通過本實用新型所構思的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能夠取得 以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使用雙涵道,兩個涵道都能上下轉動,配合兩副螺旋槳 螺距的調整以及兩個發動機轉速的改變,使對飛行器的控制更加靈活,飛 行器能完成的姿態更多樣化。本實用新型通過對雙涵道之間的夾角(即, 第一螺旋槳的旋轉平面與第二螺旋槳的旋轉平面兩者的空間相對位置)進 行控制,能進一步提高無人飛行器飛行的穩定性,確保無人飛行器的抗墜 毀性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襄陽宏偉航空器有限責任公司,未經襄陽宏偉航空器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8349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