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橋梁減震支座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78715.3 | 申請日: | 2016-0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690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周敏;劉靜;王麗麗;趙銀萍;朱耀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敏 |
| 主分類號: | E01D19/04 | 分類號: | E01D19/04 |
| 代理公司: | 鄭州立格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李紅衛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橋梁 減震 支座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公路橋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橋梁減震支座。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橋梁建設得到迅速發展,成為交通運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地域遼闊,每個地區的地理條件不同,導致橋梁建設要求不同。在一些地震區,橋梁的抗震要求十分高,一旦由于地震導致橋梁倒塌,“生命線”就此中斷,加大了救災的難度。為了避免地震時橋梁倒塌事情的發生,在做好橋梁抗震設計的基礎上,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橋梁支座,即橋梁減震支座,來降低地震對橋梁整體結構的影響,在地震來臨時,通過減震耗能部件來消耗地震時輸入的能量。目前橋梁減震支座往往都過于龐大和笨重,并且支座的減震耗能部件往往設置在支座內部,當減震耗能部件震后發生破壞后,修復比較麻煩,不利于災區道路的快速修復。傳統的摩擦擺減隔震支座,通過鐘擺原理延長橋梁自振周期實現了隔震的目的;改性超高分子量與不銹鋼板的摩擦具有一定的耗能作用,但摩擦系數較小,減震效果不明顯,且無法滿足非震時結構溫變位移等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減震效果好且成本低的橋梁減震支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橋梁減震支座,包括帶有凹槽的底座,底座的凹槽中設有支撐構件;支撐構件上設有承接座,支撐構件與承接座之間設有橡膠支座;底座上套設有一對凵型防護板;底座下端面上設有橡膠底塊;底座下面還設有錨栓,錨栓穿過凵型防護板。
進一步地,承接座底端面和支撐構件頂端面上開設有相對應的凹槽,橡膠支座設置在承接座和支撐構件的凹槽中。
進一步地,支撐構件和底座之間設有環形橡膠條。
進一步地,底座下端面上設有與橡膠底塊相配合的凹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底座的凹槽中設有支撐構件,支撐構件上設有承接座,支撐構件與承接座之間設有橡膠支座,結構簡單且支撐效果好,設置橡膠支座可增強減震效果;底座上套設有一對凵型防護板,延緩減振支座的腐蝕和磨損;底座下端面上設有橡膠底塊,增強減震效果;底座下面還設有錨栓,錨栓穿過凵型防護板,將防護板和底座固定,提高防護效果;承接座底端面和支撐構件頂端面上開設有相對應的凹槽,橡膠支座設置在承接座和支撐構件的凹槽中,有效防止橡膠支座滑動,底座下端面上設有與橡膠底塊相配合的凹槽,有效防止橡膠橡膠底塊滑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橋梁減震支座,如圖1所示,包括帶有凹槽的底座2,底座2為方形,底座2的凹槽中設有支撐構件4;支撐構件4上設有承接座5,支撐構件4與承接座5之間設有橡膠支座6;底座2上套設有一對凵型防護板1,凵型防護板1卡接在底座2的兩個側端面上;底座2下端面上設有橡膠底塊8;底座2下面還設有錨栓7,錨栓7穿過凵型防護板1。承接座5底端面和支撐構件4頂端面上開設有相對應的凹槽,橡膠支座6設置在承接座5和支撐構件4的凹槽中。支撐構件4和底座2之間設有環形橡膠條3。底座2下端面上設有與橡膠底塊8相配合的凹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敏,未經周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7871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