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翻模裝箱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77970.6 | 申請日: | 2016-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467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童章狄;岑波;劉佩之;樊澤文;吳凱;楊坤華;袁志龍;張邦紅;阮建華;李卓華;付熾垣;何可梅;王國鋒;周華;伍昭文;何豪;范助文;江小強;嚴瑞林;周繼海;易杰華;鄭光林;于鵬;陳云;羅海平;周麗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市利群精密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6F19/00 | 分類號: | B66F19/00;B65B5/04 |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興華粵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45 | 代理人: | 吳劍鋒;鄒濤 |
| 地址: | 5284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裝箱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翻模裝箱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塑膠模具1,見說明書附圖中的圖1-圖2,只是在模具1的頂底二側分別加工吊環4。當模具1需要翻動或者需要裝箱時,見圖3-圖5,操作都比較麻煩。當模具要翻動時,見圖3-圖4,要將吊車5開著走,首先將鏈條7拉斜,然后才能通過拉斜后的鏈條7將模具1拉翻過來。模具1要裝箱時,見圖5,木箱6要做的比模具1寬大很多,當模具1裝進去后,還必須要留出拆吊環4的位置,然后才能把吊環4拆掉。塑膠模具1包括面板2和前模板3。簡單說就是,現有的塑膠模具1既難于搬運,包裝成本又偏高。
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1962032U于2011年09月07日公開了一種模具搬運裝置,支撐管垂直固接在底座上,3個萬向滑輪按等邊三角形分布固接在底座下表面組成三點式可移動支撐架,絲杠連接套插入支撐管中與支撐管形成緊密配合,絲杠通過螺紋連接擰入絲杠連接套中構成高度調節機構,兩個連接軸夾板互相平行固接在絲杠的上端,兩個連接軸夾板的螺栓孔互相同軸,連接軸置于兩個連接軸夾板的間隔內,用螺栓穿過連接軸中心螺栓孔和連接軸夾板螺栓孔,構成連接軸與絲杠上端的上下轉動連接,管狀的手柄套在連接軸的一端用銷釘連接固接在連接軸上,模具吊裝鉗由模具吊裝鉗主桿和U形的模具吊裝鉗夾持臂組成,管狀的模具吊裝鉗主桿套在連接軸的另一端用銷釘連接固接在連接軸上,U形的模具吊裝鉗夾持臂的兩臂向外水平固接在模具吊裝鉗主桿的另一端,U形的模具吊裝鉗夾持臂的兩端各有一個水平的階梯銷釘孔,階梯銷釘孔與模具上的吊裝孔對準,插入階梯銷釘使模具搬運裝置與模具吊裝連接。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易操作的新型翻模裝箱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
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新型翻模裝箱裝置,包括模具,其結構特征是所述模具的相鄰兩側設置有翻模裝箱結構,該翻模裝箱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模具的相鄰兩側的吊環。
進一步,所述模具包括依次相接面板、前模板和后模板;其中,面板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吊環的第一裝配孔,前模板和/或后模板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吊環的第二裝配孔。
進一步,所述翻模裝箱結構還包括保護墊板,該保護墊板蓋壓在模具的相鄰兩側,保護墊板上設置有與第一裝配孔相對應的第三裝配孔以及與第二裝配孔相對應的第四裝配孔。
進一步,所述保護墊板的內側設置有質地較軟的內襯。
進一步,所述保護墊板的截面呈L形。
本實用新型中的翻模裝箱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模具的相鄰兩側的吊環,模具包括依次相接面板、前模板和后模板;其中,面板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吊環的第一裝配孔,前模板和/或后模板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吊環的第二裝配孔;于是,在模具需要翻動時裝上對應的吊環,通過吊車帶動鏈條上下直線運動就可以將模具翻轉過來,操作極為簡便;在模具需要裝箱時,將吊車的鏈條與模具頂部的吊環相接,就可以直接將模具吊裝到箱體內,而吊環可以從模具的頂部拆卸,而此時的箱體的體積大為縮小,從而降低了成本。
本實用新型在前模板和/或后模板上設置有用于安裝吊環的第二裝配孔,故而可以根據模具的大小及重量,決定第二裝配孔的位置,以平衡吊裝模具時的受力狀況。
本實用新型中的翻模裝箱結構還包括保護墊板,該保護墊板蓋壓在模具的相鄰兩側,保護墊板上設置有與第一裝配孔相對應的第三裝配孔以及與第二裝配孔相對應的第四裝配孔;所述保護墊板的內側設置有質地較軟的內襯;所述保護墊板的截面呈L形,在模具翻轉時,保護墊板能夠有效保護模具,防止模具在吊裝過程中與鏈條摩擦而磨損或受壓變形,提高了模具的安全性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合理、易操作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的塑膠模具主視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示意圖。
圖3-圖4為現有模具移動過程的示意圖。
圖5為現有模具的裝箱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裝箱時的示意圖。
圖中:1為模具,2為面板,3為前模板,4為吊環,5為吊車,6為木箱,7為鏈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參見圖6-圖7,本新型翻模裝箱裝置,包括模具1,所述模具1的相鄰兩側設置有翻模裝箱結構,該翻模裝箱結構包括分別設置在模具1的相鄰兩側的吊環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市利群精密實業有限公司,未經中山市利群精密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7797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