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變壓器管末屏適配器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72176.2 | 申請日: | 2016-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762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陳如申;黎勇躍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27/29 | 分類號: | H01F27/29;H01F27/00;H01R13/24 |
| 代理公司: | 中國商標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義興 |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變壓器 管末屏 適配器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變壓器配套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變壓器管末屏適配器裝置。
背景技術
套管是將變壓器內部高、低壓引線引到油箱外部的絕緣套管,是電力變壓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但作為引線對地絕緣,而且擔負著固定引線的作用,是變壓器載流元件之一。套管必須具備足夠的電氣機械強度及熱穩定性,保證能夠在運行中承受長期負載電流和短路時的瞬時過熱。如果變壓器套管存在缺陷或發生故障,將直接危及變壓器的安全運行和供電可靠性。目前針對變壓器的狀態評價工作已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巡檢、電氣試驗、油色譜分析等手段可以發現變壓器運行過程中的大部分潛在故障。
對于變壓器而言,套管絕緣狀態和有載調壓開關機械性能是目前的在線監測的兩個盲區。從變電站實施輸變電設備狀態量優化分析研究結果表明,套管介損與電容量帶電檢測的實施可將變壓器非停電檢修策略的盲檢率降低。因此開展電力變壓器套管在線監測研究可以顯著的降低變壓器運行風險,提高電網運行可靠性,具有重大的工程應用價值。
現有在線監測技術針對通過變壓器套管末屏獲取脈沖信號的引出方式大都采用硬連接來實現信號引出并同時接地,這種引出方式存在一個難以避免的問題,就是要求施工人員緊固的力度的差異導致連接變形、構件位置偏離或接觸不可靠。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變壓器管末屏適配器裝置,避免施工人員緊固末屏適配器力度的差異所帶來的影響,避免設備長時間運行導致的連接脫開現象。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變壓器管末屏適配器裝置,包括套管導電桿和引出線滑動頂桿,所述引出線滑動頂桿靠近所述套管導電桿的一端通過導電彈簧與所述套管導電桿連接,另一端設有帶有螺紋的凹槽連接口,所述套管導電桿、所述引出線滑動頂桿和所述導電彈簧同心設置。
為了和彈簧能緊密連接保持同軸而不致兩者滑開,優選地,所述引出線滑動頂桿靠近所述套管導電桿的一端為曲面凸起。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在導電桿與引線頂桿之間設置導電彈簧,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伸縮空間,而非完全固定死,當引線柱與引線頂桿通過螺紋緊固時,不會由于施工人員力度的差異導致連接變形、構件位置偏離或接觸不可靠,同時避免了設備長時間運行導致的連接脫開現象。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1為套管防護外殼,2為套管導電桿,3為引出線滑動頂桿,4為導電彈簧,5為套管絕緣芯。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變壓器管末屏適配器裝置,包括套管防護外殼1,套管防護外殼1一端設置套管防水接頭,套管防護外殼1可拆卸式設置,外殼內設有套管導電桿2和引出線滑動頂桿3,套管導電桿2由套管絕緣芯5部分包覆固定在外殼內固定架中,套管導電桿2一端伸出套管絕緣芯5,另一端長度小于套管絕緣芯5并內部留有一部分空間,在該空間內設有導電彈簧4,導電彈簧4與套管導電桿2同心相接,導電彈簧4另一端與設置的可滑動的引出線滑動頂桿3同心相接,因此,引出線滑動頂桿3通過導電彈簧4與套管導電桿2連接,即套管導電桿2、引出線滑動頂桿3和導電彈簧4同心設置。其中引出線滑動頂桿3靠近套管導電桿2的一端(即與導電彈簧相抵的一端)呈曲面凸起,在另一端設有帶有螺紋的凹槽連接口,引線柱的中轉可以插入該連接口實現螺紋緊固。
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7217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