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消化內科專用胃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71127.7 | 申請日: | 2016-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398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解洪媛 | 申請(專利權)人: | 解洪媛 |
| 主分類號: | A61M25/10 | 分類號: | 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馬俊榮 |
| 地址: | 255400 山東省淄博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消化 內科 專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消化內科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消化內科專用胃管。
背景技術
目前,胃管是醫院消化內科臨床上經常使用的醫療器械,一般用于食物中毒、應急性洗胃或鼻飼等。現有使用的胃管一般為單腔胃管,這種胃管在使用時,由于進液和排污均通過同一管道,這樣當洗胃液進入胃內后,不能主動排出,通常需要靠胃腔充盈后,借助嘔吐反射排出,如此反復操作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響治療效果,而且增加了醫生的負擔。另外,有些患者在插管后胃管容易移位,這樣需要醫生重新插入或調整胃管插入的深度,這樣容易損傷胃黏膜,給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
實用新型內容
根據以上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消化內科專用胃管,結構簡單,使進液和排污同步,減少病患的治療痛苦。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消化內科專用胃管,包括管體,管體上套有定位氣囊,定位氣囊通過充氣管連接充氣囊,管體內設有進液管和排液管,進液管和排液管的兩端均伸出管體,進液管和排液管上均設有流量夾,進液管下端伸出管體的長度大于排液管伸出長度,進液管直徑小于排液管直徑;管體外壁上設有刻度線,管體上的定位氣囊為圓環形。
使用時,通過充氣囊對定位氣囊充氣,使定位氣囊固定于某個位置,防止胃管在使用過程中移動,刻度線便于控制胃管的插入深度;通過進液管向胃腔內注入液體,同時通過排液管將污物排出,流量夾可對兩管道進行調控,大大節省了洗胃時間;進液管下端伸出長度大于排液管,避免藥液未完全擴散就從排液管排出;排污量多于進液量,所以設計排液管直徑大于進液管直徑。
所述的進液管的插入端為球狀的帶孔結構,減輕插管時端部帶來的不適感,且便于進液管出液。
所述的充氣管上設有充氣開關,便于定位氣囊的充氣和放氣。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消化內科專用胃管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氣囊可用于固定,采用雙管道結構,實現同步進液和排液,有效減輕病患的痛苦和醫生的負擔。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液管;2、管體;3、定位氣囊;4、流量夾;5、充氣囊;6、充氣管;7、刻度線;8、排液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消化內科專用胃管包括管體2,管體2上套有定位氣囊3,定位氣囊3通過充氣管6連接充氣囊5,管體2內設有進液管1和排液管8,進液管1和排液管8的兩端均伸出管體2,進液管1和排液管8上均設有流量夾4,進液管1下端伸出管體2的長度大于排液管8伸出長度,進液管1直徑小于排液管8直徑;管體2外壁上設有刻度線7,管體2上的定位氣囊3為圓環形。
進液管1的插入端為球狀的帶孔結構。
充氣管6上設有充氣開關。
實際操作時,胃管插入后,通過充氣囊5對定位氣囊3充氣,使定位氣囊3固定于某個位置,防止胃管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移動;然后通過進液管1向胃腔內注入液體,同時通過排液管8將污物排出,流量夾4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兩管道進行調控,節省了洗胃時間,減輕了患者的痛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解洪媛,未經解洪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7112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消化內科用胃鏡上藥器
- 下一篇:一種呼吸口鼻面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