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矯直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68040.4 | 申請日: | 2016-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244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范燕清;范晨陽;鮑貴斌;余忠平;夏凱豐;蔣之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上好鋼管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14 | 分類號: | B21D3/1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10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矯直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板或用它制造的特定產品的矯直、復形或去除局部變形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上料安全、低噪的矯直機。
背景技術
矯直機是對金屬型材、棒材、管材、線材等進行矯直的設備。矯直機通過矯直輥對棒材等進行擠壓使其改變直線度。一般有兩排矯直輥,數量不等。也有兩輥矯直機,依靠兩輥(中間內凹,雙曲線輥)的角度變化對不同直徑的材料進行矯直。
目前,申請號為201510587054.7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鋼管矯直機,它包括上料機構和導向機構。上料機構包括存放待矯直鋼管的放置臺,導向機構包括導向孔,用于調整鋼管進入矯直機構的精準度。
這種矯直機上料機構雖然能有導向孔能夠將鋼管導入矯直機構,但是:鋼管在進入矯直機構時,尾端大幅晃動,且撞擊導向孔,操作危險,工作環境惡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上料時安全、低噪的矯直機。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矯直機,包括矯直機構,所述矯直機構前端設有進料導向管,還包括與矯直機構連接的上料機構,上料機構包括限制鋼管擺動的導向裝置、放置待矯直鋼管的儲料裝置,所述導向裝置包括與進料導向管同軸的限位管。
如此設置,上料時,鋼管從儲料裝置中被導入導向裝置,由于進料導向管與限位管同軸,鋼管可平穩進入矯直機構。鋼管處在導向裝置中時,限位管有效限制了鋼管在矯直過程中因前段受力而尾部大幅晃動,保證了工人操作時的安全。
進一步設置:所述進料導向管和限位管的內壁均設有降噪內襯。
如此設置,鋼管在進料導向管內晃動時,與剛度低的降噪內襯接觸,有效減小噪聲,提高工作環境質量。
進一步設置:所述降噪內襯由塑料材料或橡膠材料或木材制成。
如此設置,塑料、橡膠或木材成本較低,減震減噪效果較好。
進一步設置: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矯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料裝置包括放置鋼管的放置臺、連接放置臺用于放置限位管的進料滑臺,所述限位管朝向放置臺一側設有供鋼管滾動進入的開口,限位管上轉動連接有封閉或打開開口的蓋子。
如此設置,鋼管從放置臺上途經進料滑臺,滾入限位管。鋼管由限位管上的開口可進入限位管。鋼管進入限位管后,合上蓋子可防止鋼管躥出限位管。進一步設置:所述蓋子上設有手柄。
如此設置,進入限位管后,工人通過手持開關條上的手柄關閉開關條,使限位管中的鋼管不再躥出。
進一步設置:所述進料滑臺呈傾斜設置且限位管安裝至進料滑臺的較低一側。
如此設置,鋼管從放置臺上經進料滑臺滾入限位管時不受阻礙。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導向裝置有效限制了鋼管大幅晃動,提高了鋼管進入矯直機一端的精準度。鋼管不易從進料口躥出。鋼管在限位管時,噪聲小。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矯直機的上料機構正面三維圖;
圖2為一種矯直機的上料機構反面三維圖;
圖中:1、矯直機構;2、進料導向管;3、上料機構;4、導向裝置;5、放置臺;6、限位管;7、降噪內襯;8、手柄;9、進料滑臺;10、開口;11、蓋子。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2對矯直機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矯直機,包括矯直機構1,所述矯直機構1前端設有進料導向管2,進料導向管2直徑較小,每次容納一根鋼管引入矯直機構1。進料導向管2內壁設有的降噪內襯7從導向管兩端延伸出一部分,用于減小鋼管與導向管兩端的摩擦。
該矯直機還包括與矯直機構1連接的上料機構3,上料機構3包括限制鋼管擺動的導向裝置4、放置待矯直鋼管的儲料裝置。所述導向裝置4包括與進料導向管2同軸的限位管6。導向裝置4中限位管6內壁也設有降噪內襯7,有效減小了鋼管矯直過程中尾部大幅擺動撞擊限位管6內壁的噪聲,提高工作環境質量。
所述降噪內襯7由塑料材料或橡膠材料或木材制成。塑料、橡膠、木材等材料易取得,成本低,減震減噪效果較好,廣泛適用于工業作業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上好鋼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上好鋼管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6804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