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胸導管穿刺引流管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67401.3 | 申請日: | 2016-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075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1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偉;陸玫竹;康焰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偉 |
| 主分類號: | A61M25/10 | 分類號: | 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趙永強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管 穿刺 引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胸導管穿刺引流管。
背景技術
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是重癥醫學領域導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每年死于該疾病的患者幾乎占ICU死亡人口的70%以上。在MODS的發病機制 中,腸淋巴(GutLymph)機制是其主要的發病機制之一,該學說認為,在MODS 發生時,由于腸道受到休克或缺血再灌注損傷的打擊,腸粘膜的屏障功能受到 破壞,腸道作為體內最大的細菌“貯存庫”,這些細菌、毒素以及釋放的炎性 介質、細胞因子等可以透過腸道的屏障進入腸道的組織間隙,進而被腸淋巴吸 收進入淋巴循環系統,最后被匯集到胸導管處進入血液循環,形成膿毒癥,損 傷原發疾病的遠隔器官。有關于休克的動物模型證實,將休克大鼠胸導管引流 的淋巴液輸入健康大鼠的血液中,可以復制出急性肺損傷(或ARDS)、急性腎 損傷(AKI)、急性肝損傷,乃至急性心肌損傷的MODS動物模型,如果將休克 大鼠的淋巴液充分引流后,大鼠發生多器官損傷的風險明顯降低。該研究提示 腸淋巴在多器官功能損傷的發病機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于此相似的研究, 將創傷性休克患者的胸導管淋巴液輸入正常健康的成人的實驗中出現了與大鼠 類似的結局,從而進一步驗證了腸淋巴學說在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中的發病 機制。目前,在MODS的治療中,床旁血液凈化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這種治 療措施通過深靜脈建立體外循環,將血液引出體外通過濾過膜對血液中的細菌、 毒素以及炎性介質和細胞因子的清除發揮治療作用。
但是這種治療作用存在以下缺點:1、抗凝問題的困擾:出血與血栓形成的 風險;2、對內環境穩態的影響:1)對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的影響;2)營 養成分的丟失:葡萄糖、氨基酸及游離脂肪酸等;3、對免疫功能的影響:清除 了有害的炎癥因子的同時,亦清除了對機體有益的細胞因子;4、對血流動力 學影響:對于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患者而言,可能會加重血流動力學不穩定;5、 循環中的血容量庫較大(5000ml左右,占體重的8%),治療劑量要求高,清除 炎性介質效果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胸導管穿刺引流管,旨在解決床旁血液凈 化存在出血與血栓形成的風險、影響水及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營養成分丟失、 清除有害的炎癥因子的同時也清除了對機體有益的細胞因子、可能會加重血流 動力學不穩定、治療劑量要求高、清除炎性介質效果較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胸導管穿刺引流管包括主管道、副管道、 充氣囊、副管道開口、胸導管封閉氣囊、主管道開口、連接口、淋巴液流道;
所述的主管道、副管道、充氣囊與所述的連接口一端連接,所述的淋巴液 流道與所述連接口的另一端連接;
在所述淋巴液流道前部設置副管道開口;
在所述淋巴液流道前端設置主管道開口,靠近主管道開口處設置胸導管封 閉氣囊。
進一步,所述的主管道開口為圓鈍形開口。
本實用新型可以從源頭上將誘導機體發生MODS的腸淋巴液引流出體外,從 而阻斷了從原發疾病向MODS進展的關鍵環節,提高治愈率,改善危重患者的預 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胸導管穿刺引流管得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管道;2、副管道;3、充氣囊;4、副管道開口;5、胸導管封 閉氣囊;6、主管道開口;7、連接口;8、淋巴液流道。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 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閱圖1:
一種胸導管穿刺引流管,包括主管道1、副管道2、充氣囊3、副管道開口 4、胸導管封閉氣囊5、主管道開口6、連接口7、淋巴液流道8;
所述的主管道1、副管道2、充氣囊3與所述的連接口7一端連接,所述的淋 巴液流道8與所述連接口7的另一端連接;
在所述淋巴液流道8前部設置副管道開口4;
在所述淋巴液流道8前端設置主管道開口6,靠近主管道開口6處設置胸導管 封閉氣囊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偉,未經張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6740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