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濾清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66032.6 | 申請日: | 2016-01-2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495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馮殿錄 | 申請(專利權)人: | 馮殿錄 |
| 主分類號: | F02M35/022 | 分類號: | F02M35/022;B01D47/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2205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濾清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氣凈化領域,具體是一種濾清器,適用于商業、汽車以及家庭等空氣凈化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多采用紙濾芯過濾空氣中的污染物。但是采用這種凈化裝置的主要問題在于紙濾芯的濾孔較小,容易堵塞導致進氣不暢,從而影響發動機動力,而且紙濾芯普遍為一次性使用,需定期更換,成本較大。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凈化裝置存在的諸多問題,提供了一種濾清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濾清器,包括帶有進氣口和出氣口的殼體,所述的濾清器還包括置于殼體內且依次布置于進氣口和出氣口之間的離心風葉、進氣濾清部和出氣濾清部,
所述進氣濾清部和出氣濾清部均是由若干同向疊加在一起的中心開有通氣孔的濾清盤構成的,各濾清部的濾清盤之間存在間隙,以允許空氣由進氣口進入、從離心風葉的葉片導出、沿進氣濾清部的濾清盤之間穿過后通過進氣濾清部的通氣孔進入出氣濾清部的通氣孔、然后沿出氣濾清部的濾清盤之間從出氣口流出;
殼體內灌裝有可粘結空氣污染物的液體;空氣流通過程中,所述離心風葉、進氣濾清部和出氣濾清部均可沿其軸線旋轉,旋轉過程中液體粘附于進氣濾清部和出氣濾清部的濾清盤上。
具體實施時,所述的液體可采用油性液體或水。該液體只要是能夠粘結空氣污染物的所有液體均可采用,所述空氣污染物包括粉塵等顆粒物、化學污染物等等。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濾清器可以用于各種應用,如可以被用作商業空氣過濾系統的一部分,例如,HVAC(采暖、通風和空調)導管的一部分,或用于空調單元中。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可以用于便攜式或獨立的空氣凈化器中。被用于汽車、卡車、火車、輪船或其它交通工具。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濾清器,具體應用于發動機上時,不影響發動機的進氣通暢,能夠把進入發動機的空氣進行梳理清洗,具有殺傷性的粉塵全部粘附滯留于濾清盤上,可有效保護發動機。經過PM2.5檢測儀檢測,同等條件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濾清器(采用水作為液體)檢測數據為150左右,紙濾芯檢測數據為200,本實用新型明顯優于紙濾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濾清器的殼體內部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離心風葉的主視圖。
圖3為濾清盤的主視圖。
圖4為圖3的側視圖。
圖5為隔板油封的主視圖。
圖6為圖5的側視圖。
圖7為隔離板的主視圖。
圖8為圖7的側視圖。
圖9為端板的主視圖。
圖10為長螺桿與螺母的結構示意圖。
圖11為端架的主視圖。
圖12為圖11的側視圖。
圖13為扣帶的主視圖。
圖14為圖13的俯視圖。
圖15為導流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16為出風轉換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17為殼體的主視圖。
圖18為圖17的左視圖。
圖中:1-進氣口,2-出氣口,3-離心風葉,4-濾清盤,5-通氣孔,6-隔板油封,7-隔離板,8-端板,9-長螺桿,10-端架,11-外螺紋,12-母扣,13-扣帶,14-公扣,15-出風轉換箱,16-百葉窗,17-出風口,18-蓋板,19-殼身,20-蓋體,21-導流板。
具體實施方式
濾清器,包括帶有進氣口1和出氣口2的殼體,所述的濾清器還包括置于殼體內且依次布置于進氣口1和出氣口2之間的離心風葉3、進氣濾清部和出氣濾清部,
所述進氣濾清部和出氣濾清部均是由若干同向疊加在一起的中心開有通氣孔5的濾清盤4構成的,各濾清部的濾清盤4之間存在間隙,以允許空氣由進氣口1進入、從離心風葉3的葉片導出、沿進氣濾清部的濾清盤4之間穿過后通過進氣濾清部的通氣孔5進入出氣濾清部的通氣孔5、然后沿出氣濾清部的濾清盤4之間從出氣口2流出;
殼體內灌裝有可粘結空氣污染物的液體;空氣流通過程中,所述離心風葉3、進氣濾清部和出氣濾清部均可沿其軸線旋轉,旋轉過程中液體粘附于進氣濾清部和出氣濾清部的濾清盤4上。
參見圖1,具體實施時,所述進氣濾清部和出氣濾清部的濾清盤4的方向相反。在一些實施例中,出氣濾清部的濾清盤4數量多于進氣濾清部。另外,進氣濾清部的濾清盤4凹面朝向出氣濾清部,出氣濾清部的濾清盤4凹面朝向進氣濾清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馮殿錄,未經馮殿錄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6603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