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糊盒機的電暈處理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65090.7 | 申請日: | 2016-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8092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明(設計)人: | 戴盛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達美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1B1/74 | 分類號: | B31B1/74;B31B1/62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 43114 | 代理人: | 潘傳軍 |
| 地址: | 410331 湖南省長***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糊盒機 電暈 處理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糊盒機的盒體表面處理機構。
背景技術
在包裝印刷行業中,糊盒機應用于包裝盒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將印刷好并模切成型的半成品紙板折疊成型并粘好糊口。糊盒機整機由沿傳送帶前后分布的給紙、預折、上膠、折疊、加壓彈出、壓實收集6大部分組成。
由于現在半成品紙板都經過了覆膜或上光等表面處理,其膠粘強度不夠,容易出現脫膠導致紙盒報廢。故而現有技術中也有對紙盒膠粘部采用電暈處理。如專利文獻授權公告號CN203046316U所公開的“一種帶電暈裝置的糊盒機”;授權公告號CN202846951U所公開的“改進的全自動糊盒機”。
但是現有技術認為,電暈處理使承印物表面變得粗糙,從而易于吸附膠粘劑。故而現有技術中的電暈處理機構的只是進行一次性電暈處理。但是這種看法卻被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得出的觀察結果所否定。目前流行的理論認為,電暈處理使承印物表面分子結構重新排列,產生更多的極性部位,從而有利于附著外物。為了使膠水能夠很好地附著在半成品紙板表面上,半成品紙板的達因值應該比膠水的達因值高。所以半成品紙板也必須具有較高的表面達因值,但是由于處理能量衰減得快,導致電暈處理的效果難以保持,膠粘質量仍舊不夠理想。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弊端,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糊盒機的電暈處理機構,提高紙盒的粘膠質量。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糊盒機的電暈處理機構,包括電暈噴頭和電暈控制裝置,電暈噴頭裝置于糊盒機上膠部分的前端,(糊盒機整機以給紙部分為前端,壓實收集部分為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暈噴頭的根部固定于基體上,若干個電暈噴頭在傳動帶寬度方向左右并列成排設置,至少兩排電暈噴頭沿傳動帶長度方向前后平行設置。
優選地,兩排電暈噴頭之間的前后間距為5~10cm。
改進地,所述電暈處理機構還包括半成品紙板的表面達因值測量組件。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半成品紙板在進入糊盒機上膠部分之前的前進過程中,電暈處理機構持續對運動中的半成品紙板的膠粘部位進行電暈處理,使得半成品紙板保持較高的表面達因值,產生更多的極性部位,從而有利于附著膠水,有效提高粘膠強度。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電暈處理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附圖,反映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具體結構,所述用于糊盒機的電暈處理機構包括電暈噴頭2和電暈控制裝置1,電暈噴頭2裝置于糊盒機(圖中未畫出)上膠部分的前端,糊盒機整機以給紙部分為前端,壓實收集部分為后端。所述電暈噴頭2的根部固定于基體3上,四個電暈噴頭2在傳動帶(圖中未畫出)寬度方向左右并列成排設置,至少兩排電暈噴頭2沿傳動帶長度方向前后平行設置。兩排電暈噴頭2之間的前后間距為5~10cm。所述電暈處理機構還包括半成品紙板的表面達因值測量組件。以根據測量值控制電暈處理強度。
本實用新型描述的上述實現方式僅是為了清楚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作出任何限制。本實用新型在本技術領域具有公知的多種替代或者變形,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實質意義的前提下,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達美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南達美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6509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線纜打標機
- 下一篇:壓片機下料漏斗氣錘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