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醫用雙向防壓瘡腳圈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60186.4 | 申請日: | 2016-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393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陳玲玲;沈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麗水市人民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G7/057 | 分類號: | A61G7/057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周涌賀 |
| 地址: | 323000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醫用 雙向 防壓瘡腳圈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用設備,尤其涉及一種醫用雙向防壓瘡腳圈。
背景技術
目前,一些重患病者躺在病床上,為了防止壓瘡,一般會在腳上套個腳圈。但目前的腳圈尺寸相同,凹槽內部空間過小,不適用于一些較胖或者下肢水腫的患者,因套在患者腳踝處會太緊,反而造成壓瘡或加重壓瘡的嚴重程度。然而這些危重患者常年臥床,需要定期翻身,如不使用腳圈,足跟部、內外踝、以及側身時膝部等骨突處很容易出現壓瘡。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醫用雙向防壓瘡腳圈,適用于不同患者,而且可以雙向使用,適合患者側身時使用。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這種醫用雙向防壓瘡腳圈,包括一對腳圈,腳圈的外端相互轉動連接,腳圈的外端面設有外魔術貼,腳圈的內側面設有內魔術貼,所述腳圈呈U字形并形成用于放置足部的凹槽。腳圈呈U字形敞口結構,患者足部放在凹槽中不會對足跟部及內外踝產生擠壓,在患者平躺時,腳圈的內側面貼合在一起,雙倍厚度支撐在足部,更加舒適并更有效防止壓瘡,當患者側身時,腳圈可以向外轉動并形成雙向結構,夾在左右膝部之間,防止患者的膝部及下肢骨突處重疊并相互擠壓。
為了進一步完善,凹槽的內壁安裝有按摩顆粒。按摩顆粒有助于加快血液流動,減輕壓瘡的情況。
本實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提高舒適性,更有利于減輕壓瘡的情況,并且腳圈結構可以變動調節,適用于患者側身時夾在左右膝部之間,使用方便,效果好,有利于廣泛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腳圈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底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腳圈雙向固定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腳圈1,外魔術貼2,內魔術貼3,凹槽4,按摩顆粒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附圖:本實施例中醫用雙向防壓瘡腳圈,包括一對腳圈1,腳圈1的外端相互轉動連接,腳圈1的外端面設有外魔術貼2,腳圈1的內側面設有內魔術貼3,所述腳圈1呈U字形并形成用于放置足部的凹槽4。凹槽4的內壁安裝有按摩顆粒5。
雖然本實用新型已通過參考優選的實施例進行了圖示和描述,但是,本專業普通技術人員應當了解,在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可作形式和細節上的各種各樣變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麗水市人民醫院,未經麗水市人民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6018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智能取藥車
- 下一篇:帶精準轉向裝置的安全移動病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