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廢電解液回收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60001.X | 申請日: | 2016-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3539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付尚志;蔣園園;黃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莞市普華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54 | 分類號: | H01M10/54;H01M2/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匯信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吳甘棠 |
| 地址: | 523053 廣東省東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解液 回收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鋰電池生產加工設備領域,特別涉及到用于軟包鋰電池真 空封口機的電解液回收。
背景技術
軟包鋰電池在最終封口時,需要對殘留電解液進行回收,以免造成環境污 染。傳統技術中,電解液回收都是利用真空系統的抽取,儲存至廢電解液罐, 這樣的結構有以下缺點:第一、電解液儲存至廢電解液罐中,由于結構的限制, 廢電解液罐屬于真空系統的一部分,設備達到負壓值時,廢電解液罐中的部分 殘留電解液會隨負壓的抽取進入真空設備中,從而造成真空設備的損壞;第二、 由于電解液儲存至廢電解液罐中,電解液罐因為屬于真空系統一部分,所以必 須處于封閉狀態,內部殘留電解液需要人工打開閥門排出,浪費人力;第三、 殘留電解液隨時間的推移,會干涸結晶,一旦因廢電解液罐中電解液清理不及 時,電解液結晶之后會造成管道的堵塞,使真空系統無法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有效回收廢電解液,減少電 解液溢出的回收設備,可加強設備的穩定性。
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廢電解液回收設備,包括真空抽取輸入端、吸液罐主體、吸液連接通 道和液體輸出端,所述吸液連接通道、真空抽取輸入端和液體輸出端分別與吸 液罐主體相連,且真空抽取輸入端位于吸液罐主體頂部,液體輸出端位于吸液 罐主體底部,吸液罐主體為內部空心的容器;所述的吸液罐主體頂部固定有一 頂蓋,頂蓋與吸液罐主體頂部相互形成密封,且頂蓋設有連通吸液罐主體與真 空抽取輸入端的真空通孔;液體輸出端的外部安裝有密封蓋,所述密封蓋內部 設有容置空間,密封蓋底部的中心開設有出液孔,密封蓋與液體輸出端相互形 成密封,且容置空間內設有一電解液隔離片,所述電解液隔離片面積大于液體 輸出端的端口及密封蓋底部的出液孔面積,使負壓狀態時,電解液隔離片緊密 封閉液體輸出端的端口。
作為對上述一種廢電解液回收設備的進一步描述,所述的吸液罐主體底部 為錐形口,錐形口末端與吸液罐主體底部的液體輸出端相連接。
作為對上述一種廢電解液回收設備的更進一步描述,密封蓋底部設有電解 液匯流槽,所述電解液匯流槽與出液孔相通,且電解液匯流槽外邊緣與密封蓋 中心的距離大于電解液隔離片外邊緣與密封蓋中心的距離,電解液通過電解液 匯流槽流出。
作為對上述一種廢電解液回收設備的更進一步描述,電解液隔離片的厚度 為1-3mm,電解液隔離片的上表面與液體輸出端的端口之間的距離為2.4-5mm; 所述電解液隔離片為耐腐蝕性橡膠。
作為對上述一種廢電解液回收設備的更進一步描述,吸液連接通道連接于 吸液罐主體底部的錐形口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設備負壓與常壓的自動轉換的時間差,吸 液罐底部的電解液隔離片的開合,達到無需任何電路控制,電解液便可自動流 入吸液罐主體內,并通過出液孔流出到設備外,減少電解液在設備內的殘留, 避免電解液結晶堵塞管道,防止污染設備,而電解液隔離片為耐腐蝕性橡膠, 能在電解液環境中長期使用,并利用橡膠的可壓縮性,保證了真空系統的密封 性,提高設備的耐用性,避免了舊結構中需人為暫停設備再排出電解液的過程, 盡可能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新型的密封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僅是參考附圖 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并非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莞市普華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東莞市普華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6000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