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驅動調向式反沖洗循環再生射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59770.8 | 申請日: | 2016-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607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亮;屈長龍;范嘉堃;楊宏偉;王亞群;黃潔馨;楊春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33/50 | 分類號: | B01D33/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寧;孫楠 |
| 地址: | 10001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驅動 沖洗 循環 再生 射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液固分離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與LNG接收站旋轉濾網過濾器配合應用的自驅動調向式反沖洗循環再生射流裝置。
背景技術
LNG接收站旋轉濾網過濾器具有耐海水腐蝕、分離效率穩定以及阻力適當等特點,旋轉濾網過濾器通常與上游側的攔污柵配套使用,可以有效地攔截和過濾海水中的顆粒雜質污物,是保障LNG接收站海水泵及取水口設施可靠運行的關鍵設備。如圖1、圖2所示,旋轉濾網過濾器主要結構包括:上部機架21、電動機22、渦輪蝸桿減速機23、傳動鏈條24、導軌25、主軸轉配26、過濾網板27、反沖洗循環再生射流裝置28以及集污槽29等,其中反沖洗循環再生射流裝置28主要由供水泵、電磁閥、反沖洗管路以及與反沖洗管路相連的射流裝置構成(圖中未示出)。
旋轉濾網過濾器的工作原理為:電動機22轉動帶動減速機23運動,通過與其嚙合傳動鏈條24帶動工作鏈輪主軸裝配26上的大傳動鏈輪轉動,工作鏈輪半徑以下脫離嚙合部分到水池底部圓弧軌道半徑以上之間的距離為直線運動,工作鏈條運動帶動其上的過濾網板27運動。由于過濾網板27運動過程是一端上升,另一端下降,過濾網板27上升端在上升過程中將過濾攔截到網面上的顆粒雜物帶出,顆粒雜物被截流在網板上形成濾餅層,隨著過濾的進行,網板外表面的濾餅層逐漸增厚,導致過濾網板的孔隙率降低,壓降增大,此時需要采用反沖洗的方式對附著在旋轉濾網上的顆粒雜質進行清除,反沖洗時,電磁閥開啟,來自供水泵提供的壓力水進入循環再生射流裝置28上的反沖洗管路,然后由射流裝置噴出,將附著在過濾網板27上的顆粒雜物沖落到集污槽29中,再由集污槽29將雜物沖推到排污溝中,然后集中卸污和運輸。由于循環再生射流裝置28采用的水射流的方向與過濾方向相反,因此該方式也稱為反沖洗循環再生,依靠反沖洗裝置噴出的高壓水動能將附著于過濾網板27外表面的濾餅層剝離,使得過濾網板27的孔隙率和運行壓降基本上恢復到最初過濾時的狀態,從而實現旋轉濾網的性能循環再生。
綜上所述,反沖洗方式是實現過濾網板性能循環再生的重要途徑。研究中發現,反沖洗射流裝置的性能直接影響旋轉濾網過濾器的長周期穩定運行。如圖3、圖4所示,現有技術中反沖洗射流裝置為直通式單管結構,旋轉濾網實際運行過程中發現,這種結構的射流裝置在實際操作中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以下問題:1、反沖洗射流能量集中在旋轉濾網特定位置,容易造成旋轉濾網網板局部變形甚至沖蝕破損。現有技術采用了直通式單孔結構的射流裝置,對旋轉濾網進行反沖洗時,由于射流方向固定,因此射流沖擊力不可避免集中在過濾網板的某一特定區域,導致該區域的過濾網板長期受到連續的沖擊力而發生形變甚至沖蝕破損,降低旋轉濾網的使用壽命。2、反沖洗循環再生效果不均勻,導致旋轉濾網網板發生顆粒雜質架橋而堵塞失效。由于現有技術射流裝置結構的限制,反沖洗射流范圍有限,不能實現對過濾網板的有效覆蓋,存在射流盲區,附著在射流盲區的顆粒雜質無法被有效清除,過濾網板有效沖洗區域范圍內和沖洗盲區的循環再生效果差異顯著,位于沖洗盲區內的過濾網板之間的顆粒雜質容易發生“架橋”(架橋:未能有效獲得清除的若干區域顆粒物雜質相互粘接成塊形成更大范圍的不能有效清除區域,導致濾網發生嚴重堵塞)而堵塞過濾網板,造成旋轉濾網過濾壓降升高、運行能耗增大以及工作失效等一系列問題。由此可知,現有反沖洗循環再生射流裝置會引起濾網破損、濾網堵塞、循環性能不穩定等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驅動調向式反沖洗循環再生射流裝置,使循環再生過程的反沖洗射流能夠實現自驅動調向,避免現有技術采用的定向連續射流沖擊造成的濾網局部變形、沖蝕破損等問題,延長旋轉濾網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通過自驅動調向射流改善現有技術中濾網不同位置的反沖洗不均勻性,減少網板間的顆粒雜質架橋,解決濾網堵塞帶來的循環性能不穩定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石油氣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5977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