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全膠結構薄膜濾波混合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57423.1 | 申請日: | 2016-0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7480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龔莉釵;王思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翔光光通訊器材(昆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6/26 | 分類號: | G02B6/26;G02B6/293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貿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嚴新德 |
| 地址: | 2153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膠結 薄膜 濾波 混合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物理領域,尤其涉及光纖通信技術,特別是一種全膠結構薄膜濾波混合器。
背景技術
Hybrid是一種新型的光無源器件,它是將Isolator(隔離器)和WDM(波分復用器)集成在一起,同時實現兩者的功能。目前國內外Hybrid采用焊接結構,材料成本高,性能參數穩定性較差;而且隨著光通信網絡的發展,光發射和接收系統趨于集成化和小型化,所以兼并Isolator(隔離器)和WDM(波分復用器)器件功能的Hybrid(混合器)的需求也迅速增加,對Hybrid器件的要求性能和外觀尺寸也越來越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兼具隔離器和波分復用器功能的全膠結構薄膜濾波混合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全膠結構薄膜濾波混合器,包括:玻璃管;反射雙纖準直器,所述反射雙纖準直器設置在所述玻璃管內;泵浦端,所述泵浦端設置在所述反射雙纖準直器的后端,所述泵浦端與所述反射雙纖準直器連接;公共端,所述公共端連接在所述反射雙纖準直器的后端,所述公共端與所述反射雙纖準直器連接;濾波片,所述濾波片設置在所述反射雙纖準直器的前端;透射單纖準直器,所述透射單纖準直器設置在所述玻璃管內;隔離器,所述隔離器設置在所述透射單纖準直器上面向所述反射雙纖準直器的一端;光纖,所述光纖設置在所述反射雙纖準直器及所述透射單纖準直器內。
所述反射雙纖準直器及所述透射單纖準直器通過光學膠水與所述玻璃管固定。
所述隔離器的尺寸為Φ2.8×4.0毫米。
本實用新型全膠結構薄膜濾波混合器將光信號正確的輸入信號端,透射到公共端;泵浦端有一部分光能量經過泵浦的放大后通過反射雙纖準直器,也到達公共端;這樣公共端的光能量是信號端光能量與泵浦端光能量疊加,實現了對信號端的信號放大。本實用新型全膠結構薄膜濾波混合器同時具有Isolator(隔離器)和WDM(波分復用器)的功能,且全膠結構穩定,性能參數良好,外觀尺寸優化,適用于小型化和集成化的光通信系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全膠結構薄膜濾波混合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全膠結構薄膜濾波混合器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全膠結構薄膜濾波混合器包括,反射雙纖準直器1和透射單纖準直器4,兩者相向設置,在兩者相向的面上分別安裝濾波片2、隔離器3,光纖6設置在反射雙纖準直器1和透射單纖準直器4,在透射單纖準直器4的一端形成信號端9,泵浦端7及公共端8分別設置在反射雙纖準直器1的后端。其中反射雙纖準直器1和透射單纖準直器4是通過光學膠水與玻璃管5固定,保證磁環強度大小不變的情況,隔離器3的尺寸選用Φ2.8×4.0毫米,縮小了器件的整體尺寸。
本實用新型全膠結構薄膜濾波混合器將光信號正確的輸入信號端,透射到公共端;泵浦端有一部分光能量經過泵浦的放大后通過反射雙纖準直器,也到達公共端;這樣公共端的光能量是信號端光能量與泵浦端光能量疊加,實現了對信號端的信號放大。本實用新型全膠結構薄膜濾波混合器同時具有Isolator(隔離器)和WDM(波分復用器)的功能,且全膠結構穩定,性能參數良好,外觀尺寸優化,適用于小型化和集成化的光通信系統。
以上已對本實用新型創造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創造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作出種種的等同的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翔光光通訊器材(昆山)有限公司,未經翔光光通訊器材(昆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574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