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動扭扭車的自動平衡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53558.0 | 申請日: | 2016-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452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曹志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曹志鋒 |
| 主分類號: | B62K11/00 | 分類號: | B62K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712000 陜西省咸陽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 扭扭車 自動 平衡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新型涉及電動平衡車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動扭扭車的自動平衡系統。
背景技術
電動平衡車,又叫體感車、思維車,其運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種被稱為“動態穩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車體內部的陀螺儀和加速度傳感器,來檢測車體姿態的變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統,精確地驅動電機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保持系統的平衡。
目前市面上所有的電動電動扭扭車的自動平衡系統,都是靠雙腳來控制車身平衡,對于初學者不便于迅速上手體驗,也不利于將來可遙控自平衡的發展。
另外,市場上的電動扭扭車的自動平衡系統,其結構復雜,整個平衡系統需要極其復雜的結構,因此制作成本高,經濟效益差,上手較慢。
實用新型內容
本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用一種更方便、更安全的方式讓車身自動恢復水平的狀態,讓車身保持在絕對平衡的安全狀態,結構簡單,成本降低,設計新穎,更加適合推廣與使用的電動扭扭車的自動平衡系統。
本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電動扭扭車的自動平衡系統,包括電動扭扭車的自動平衡系統中間的支撐框架,所述支撐框架由兩個鋁制鑄件組成,兩個鋁制鑄件的中間由主軸連接,所述主軸為一圓柱形狀的空心管,在主軸的外部套裝兩個套管,套管呈空心圓柱形狀,其內徑大于主軸的外徑;
所述主軸內安裝一具有扭曲復位用的金屬彈性件,該金屬彈性件兩端伸出于主軸,并通過螺絲或者定位柱或者卡位方式與支撐框架鎖緊。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金屬彈性件為一平面板或者為拱形板或者為三角形板或者為方形板或者為任何一種形狀的金屬彈性件,金屬彈性件的長度大于轉軸的長度,金屬彈性件的兩端分別伸出于轉軸的兩端。
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創造性的將金屬彈性件加入到電動扭扭車的自動平衡系統領域,與其它無法自動恢復平衡的產品相比,本實用新型通過金屬彈性件的彈性變形產生的反彈力實現電動扭扭車的自動平衡系統的復位,用一種更方便、更安全的方式讓車身自動恢復水平的狀態,特別適合初學者使用,操作更加簡單,更容易上手,結構簡單,成本降低,設計新穎,更加適合推廣與使用。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新型的實施例二的局部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的局部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第一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5為套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第二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軸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本說明書(包括任何附加權利要求、摘要和附圖)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如圖1-圖7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電動扭扭車的自動平衡系統,包括電動扭扭車的自動平衡系統中間的支撐框架5,所述支撐框架5由兩個鋁制鑄件1組成,兩個鋁制鑄件1的中間由主軸2連接,所述主軸2為一圓柱形狀的空心管;
在主軸的外部套裝兩個套管3,套管3呈空心圓柱形狀,其內徑大于主軸的外徑。
實施例1
如圖2和圖4所示,支撐框架5的主軸兩端分別固定安裝一鋁塊6,鋁塊的下端支撐框架上均設置兩個第一螺絲7,第一螺絲7穿過支撐框架5與支撐框架上端的鋁塊6固定連接,鋁塊6的下端面正對第一螺絲7位置設置有對應的第一螺孔,所述鋁塊的上端面安裝一金屬彈性件8。
金屬彈性件8為一平面板,金屬彈性件8的長度大于轉軸的長度,金屬彈性件的兩端分別伸出于轉軸的兩端,金屬彈性件的兩端外側面均設置有兩個第二螺孔,穿過每個第二螺孔均安裝一第二螺絲9,正對第二螺絲9的鋁塊5上端面設置有對應的第三螺孔,所述金屬彈性件8通過第二螺絲9與鋁塊5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曹志鋒,未經曹志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5355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