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化學實驗用移動式高效反應釜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51985.5 | 申請日: | 2016-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8842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如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臨沂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6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化學 實驗 移動式 高效 反應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化學實驗用設備,具體是一種化學實驗用移動式高效反應釜。
背景技術
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 律;創造新物質的科學。世界由物質組成,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 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 志,化學中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化學”一詞,若單是從字面解釋 就是“變化的科學”。化學如同物理一樣皆為自然科學的基礎科學。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 基礎的自然科學。門捷列夫提出的化學元素周期表大大促進了化學的發展。如今很多人稱 化學為“中心科學”,因為化學為部分科學學門的核心,如材料科學、納米科技、生物化學 等。化學是在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這也是 化學變化的核心基礎。現代化學下有五門二級學科: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 析化學與高分子化學。在進行化學實驗時經常需要用到反應釜,反應釜用于進行化學反應, 一般的反應釜攪拌效果不好、效率不高,攪拌不充分,影響了反應效率,且很多化學反應 會形成絮凝沉淀物,這些雜物如果直接進入需要生成物出料通道,不但很難被清除干凈, 而且容易堵塞運送通管,如果是直接在運送通管中設置攔網,雖然能夠將雜質絮狀物阻攔 下來,但是容易堵塞管道,需要頻繁地進行清理管道,增加了使用成本;另外一般的反應 釜都不能實現自動添加輔料,在添加輔料時,輔料不能與物料充分混合,進一步的影響了 反應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化學實驗用移動式高效反應釜,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 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化學實驗用移動式高效反應釜,包括釜體,所述釜體上側左右兩端都設有進料漏 斗,釜體內部豎直設有攪拌轉軸,在攪拌轉軸外壁上設有第一攪拌葉片和第二攪拌葉片, 第一攪拌葉片的長度小于第二攪拌葉片,第一攪拌葉片和第二攪拌葉片交叉設置,第一攪 拌葉片和第二攪拌葉片沿長度方向上均勻開設有攪拌通孔,攪拌轉軸頂端連接有驅動電 機,在驅動電機和機體之間設有罩體,在罩體左側設有進氣口,進氣口處設有水簾,在進 氣口處還設置有過濾網,在罩體右側與進氣口的對應位置設置有出氣口,在出氣口處設置 有風機,在攪拌轉軸位于罩體的一段外壁上套設有軸套,軸套左側設置有導風軸,導風軸 左端正對進氣口,導風軸的外壁沿軸向螺旋分布有螺旋導風板,所述釜體左側設有輔料灌 注管,輔料灌注管伸入到釜體內部中心,輔料灌注管右端設置有中心管,輔料灌注管與中 心管相連通,中心管下側設置有輔料噴頭,中心管上側呈封閉狀態,中心管上側設置有感 應器,輔料灌注管上設置有電控閥,輔料灌注管一端還設置有輔料泵,釜體左側外壁上設 置有控制器,感應器和電控閥均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釜體的底部設有沉渣收集裝置, 沉渣收集裝置包括沉渣收集層和過濾網層,過濾網層覆蓋在沉渣收集層頂端,過濾網層的 面積大過沉渣收集層的上端面面積,沉渣收集層由若干個菱形單格組成,同行的菱形單格 的形尖朝向相同,同列的菱形單格的形尖朝向兩兩相反,釜體底端兩側各設置一個出料口, 出料口的下端面與釜體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釜體下側四周都設有支撐腿,每個支撐腿底 端都連接有行走輪。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攪拌葉片和第二攪拌葉片上下分別設有三 組。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簾的中部設有網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攪拌通孔為圓形通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心管直徑大于輔料灌注管的直徑。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輔料噴頭設置有若干噴濺口且噴濺口均勻分布在 輔料噴頭周圍。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沉渣收集層為無頂蓋有底板盒狀。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菱形單格的縱深為10cm-20c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臨沂大學,未經臨沂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5198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