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天窗排水管連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50966.0 | 申請日: | 2016-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780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營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海林汽車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B11/00 | 分類號: | F16B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 地址: | 226100***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天窗 排水管 連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連接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天窗排水管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汽車已經逐漸進入了家庭,汽車天窗是現在很多車輛都配置的 零部件,可以在駕駛時為車內通風而又不會對影響車內乘客。天窗是在車頂部的車架上的 一個底座和一個能夠相對于底座移動開啟、關閉的窗體,這種結構要求天窗必須有非常好 的防雨效果,并能夠快速的將窗體與底座之間的水排出,因此天窗排水管則起到了十分重 要的作用,天窗排水管在制作時,根據結構使用要求,需對其進行粘貼連接,傳統的連接方 式采用手工連接或半自動連接,工作效率低且連接效果不好,因此急需研制一種工作效率 高且粘貼效果好的天窗排水管連接裝置,經檢索,未發現與本實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技術 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且粘貼效果好的天窗排水 管連接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天窗排水管連接裝置,其創 新點在于:包括工作臺、分別設置在工作臺上端面兩側的固定裝置及運動裝置;
所述工作臺上端面水平設置,上端面側邊安裝一控制開關;
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利用螺栓固定在工作臺上的底座A、垂直固定在底座A上的安裝 板A、固定在安裝板A上的氣缸A及固定在底座A側邊的擴孔頭;所述底座A上端面具有一供天 窗排水管放置并向外伸出的凹槽A,所述凹槽A包括直線段和傾斜段,所述直線段靠近運動 裝置設置,并與固定裝置及運動裝置的設置方向平行;所述安裝板A固定在凹槽A遠離運動 裝置的一側,并與凹槽A的傾斜段平行;所述氣缸A固定在安裝板A上,并處在凹槽A的上端; 所述擴孔頭設置在底座A垂直于直線段方向所在的側邊,該擴孔頭平行于直線段,并向外伸 出底座A;
所述運動裝置包括垂直于凹槽A的直線段方向設置的一對導軌A、垂直于導軌A并 與導軌A嵌套設置的移動板、沿移動板長軸方向設置在移動板上端面的一對導軌B、嵌套配 合在導軌B上的底座B、垂直固定在底座B上端的安裝板B、依次推動移動板及底座B運動的氣 缸B和氣缸C、固定在安裝板B上的氣缸D;所述底座B上端面具有一供天窗排水管放置并向外 伸出的凹槽B,所述凹槽B靠近固定裝置的一端與凹槽A的直線段平行。
進一步的,所述工作臺上端面靠近固定裝置一側通過支架安裝一滴速控制儀,所 述滴速控制儀連接一針管,所述針管沿豎直方向固定在氣缸A上,并處在伸出凹槽A直線段 的天窗排水管端部的上方,同時該針管內充裝有膠水。
進一步的,所述底座B運動至靠近氣缸B時,凹槽B的端部與凹槽A的端部對齊;運動 至遠離氣缸B時,凹槽B與擴孔頭對齊。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1)天窗排水管連接裝置通過若干氣缸的作用,依次實現天窗排水管的擴孔、滴 膠、插套固定,整個工作過程順利、流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滴速控制儀連接一針管,該針管內充裝有膠水,通過滴速控制儀能夠保證膠水 按一定的頻率下滴;同時針管處在伸出凹槽A直線段的天窗排水管端部的上方,保證下滴的 膠水能夠落在天窗排水管的端部。
(3)底座B運動至靠近氣缸B時,凹槽B的端部與凹槽A的端部對齊,方便兩個天窗排 水管的插套配合;運動至遠離氣缸B時,凹槽B與擴孔頭對齊,方便天窗排水管端部的擴孔, 整個裝置結構設計合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天窗排水管連接裝置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天窗排水管連接裝置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天窗排水管連接裝置,包括工作臺1、分 別設置在工作臺上端面兩側的固定裝置及運動裝置。
工作臺1上端面水平設置,并安裝一控制開關12及支架4,支架4上端安裝一滴速控 制儀5,該滴速控制儀5連接一針管7。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海林汽車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經南通海林汽車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5096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