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非煤礦山的高濃度全尾砂膠結連續充填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43898.5 | 申請日: | 2016-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976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南世卿;胡亞軍;許長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鋼鐵集團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5/00 | 分類號: | E21F15/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冀科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陳長庚 |
| 地址: | 0637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礦 濃度 全尾砂 膠結 連續 充填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非煤礦山的高濃度全尾砂膠結連續充填裝置,屬于非煤礦山全尾砂充填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礦山生產過程中,全尾礦充填方式具有能夠不破壞地表生態、不用搬遷村莊、不會污染地下水、礦山資源回收率高和不需要在地表建設尾礦庫等優點,因此地下礦山大部分采用充填法進行開采。目前,礦山全尾砂充填采用斷續充填工藝,這種斷續充填工藝能夠滿足井下礦山安全生產,但是填充設備不穩定,溢流水跑混,充填料漿濃度與流量可控性差,最重要是斷續充填設備需要頻繁啟動,單日實際運行時間不足16h。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有必要設計一種用于非煤礦山的高濃度全尾砂膠結連續充填裝置,替代目前的斷續充填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非煤礦山的高濃度全尾砂膠結連續充填裝置,這種充填裝置能夠提高單套設備的單日充填能力,實現24小時無間歇連續充填作業,保證充填質量,提高生產效率。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非煤礦山的高濃度全尾砂膠結連續充填裝置,它包括濃縮池、絮凝罐、立式砂倉、膠結料倉、攪拌桶、高位水池,濃縮池通過輸送管道與立式沙倉的上端相連接,絮凝罐通過輸送管道與立式沙倉的上端相連接,立式沙倉下端的放沙口通過輸送管道與攪拌桶相連接,膠結料倉通過雙管螺旋給料機與攪拌桶相連接,高位水池通過輸水管道與攪拌桶相連接,攪拌桶的出料管道與充填管道相連接。
上述非煤礦山的高濃度全尾砂膠結連續充填裝置,所述濃縮池與立式沙倉連接的輸送管道中安裝有砂泵,絮凝罐與立式沙倉連接的輸送管道中安裝有螺桿泵。
上述非煤礦山的高濃度全尾砂膠結連續充填裝置,所述立式沙倉的上部安裝有消力筒和小型吊桶,濃縮池的輸送管道和絮凝罐的輸送管道出口連接到消力筒中,小型吊桶連接在消力筒的下方,在立式砂倉上層安裝斜管板。
上述非煤礦山的高濃度全尾砂膠結連續充填裝置,所述消力筒上部為圓柱形,下部為錐形,錐形放砂口位于消力筒的底部一側。
上述非煤礦山的高濃度全尾砂膠結連續充填裝置,所述輸送管道為厚壁鍍鋅鋼管,直徑尺寸為130-146m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能夠提高單套設備的單日充填能力,實現24小時無間歇連續充填作業,立式砂倉溢流水排放達到國家工業廢水排放標準,充填設備能夠使充填料漿的濃度、流量實現可控,充填料漿濃度能夠達到72%以上,本實用新型采用自動控制裝置,能夠實現崗位無人看守。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斷續充填設備相比較,不但實現了無間歇連續充填作業,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還可以保證充填質量,提高充填料漿濃度與流量可控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記如下:濃縮池1、砂泵2、絮凝罐3、螺桿泵4、消力筒5、立式砂倉6、小型吊桶7、膠結料倉8、雙管螺旋給料機9、攪拌桶10、高位水池11、輸送管道12、斜管板13。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包括濃縮池1、絮凝罐3、立式砂倉6、膠結料倉8、攪拌桶10、高位水池11。
圖中顯示,濃縮池1通過輸送管道12與立式沙倉6的上端相連接,在濃縮池1與立式沙倉6連接的輸送管道12中安裝有砂泵2,向立式沙倉6中輸送砂漿。濃縮池1尾砂濃度范圍為20%-40%,能夠不間斷提供100-120t/h干砂量。
圖中顯示,絮凝罐3通過輸送管道12與立式沙倉6的上端相連接,在絮凝罐3與立式沙倉6連接的輸送管道12中安裝有螺桿泵4。絮凝罐3通過輸送管道12和螺桿泵4向立式沙倉6中輸送絮凝罐藥液,絮凝罐藥液將與砂漿在立式沙倉6中進行混合。
圖中顯示,立式沙倉6的上部安裝有消力筒5和小型吊桶5。消力筒5上部為圓柱形,下部為錐形,錐形放砂口位于消力筒5的底部一側,濃縮池1的輸送管道12和絮凝罐3的輸送管道12出口連接到消力筒中5,小型吊桶7連接在消力筒5的下方。消力筒5和小型吊桶7對混合砂漿起到沉降、分離的作用。
圖中顯示,在立式砂倉6上層安裝斜管板13,斜管板13對溢出的細顆粒進行二次分離。
圖中顯示,立式沙倉6下端的放沙口通過輸送管道12與攪拌桶10相連接,膠結料倉8通過雙管螺旋給料機9與攪拌桶10相連接,高位水池11通過輸送管道12與攪拌桶10相連接,攪拌桶10的出料管道與充填管道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輸送管道12為厚壁鍍鋅鋼管,直徑尺寸為130-146mm。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
濃縮池1尾砂砂漿經過砂泵2切向打入立式砂倉6頂部的消力筒5內,絮凝罐3通過螺桿泵4向立式沙倉6中輸送絮凝罐藥液,尾砂砂漿和絮凝罐藥液在消力筒5內進行自由跌落均勻混合,混合藥液的尾砂砂漿進入立式砂倉6的小型吊桶7內初步降速沉降,隨后均勻分配進入立式砂倉6內二次沉降濃縮,由于重力效應,固體顆粒與水進行分離,立式砂倉6上層安裝斜管板13對細顆粒進行二次分離。沉降濃縮的尾砂在風水造漿管路作用下,立式砂倉6能夠連續穩定流出的尾砂砂漿。尾砂砂漿與膠結料倉8下部雙管螺旋給料機9輸送的材料按照一定配比進入攪拌桶10充分混合,最終形成72%以上濃度的充填料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鋼鐵集團礦業有限公司,未經河北鋼鐵集團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4389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