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雙轉向軸汽車輪間與軸間側滑量一體化檢測的檢測試驗臺及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39552.8 | 申請日: | 2016-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841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13 |
| 發明(設計)人: | 蘇建;牛治慧;張益瑞;陳秋雨;王啟明;張蘭;朱麗葉;張雪平;陳雷;陳學淵;張亨飏;許影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M17/007 | 分類號: | G01M17/007;G01M17/013 |
| 代理公司: | 長春吉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 |
| 地址: | 130012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轉向 汽車 軸間側滑量 一體化 檢測 試驗臺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性能檢測設備,具體涉及一種雙轉向軸汽車輪間與軸間側滑量一體化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對由于雙轉向軸轉向系統的兩個轉向軸因未能協調工作而引起的車輪側滑量即軸間側滑量還沒有作出相關規定,對由于車輪前束角與外傾角配合不當而引起的車輪側滑即輪間側滑,《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有詳細的規定。
對于雙轉向軸轉向機構的設計和研究,國內外在理論分析上做的工作很多,但實際的應用技術卻不成熟。據了解,對雙轉向軸汽車軸間側滑檢測理論的研究很少,就更不用說實際的檢測手段了。目前國內外對于雙轉向軸汽車軸間側滑的檢測還停留在簡單的人工測量的方法,即檢測人員用肉眼觀察轉向系統中各零件是否磨損嚴重和螺絲是否松動,用米尺來測量各零件間的配合尺寸,再通過路試的方法來判斷是否合格。這種方法效率低,投入的人員多,檢測結果誤差大。
因此,研制開發價格低廉、能同時檢測雙轉向軸汽車輪間、軸間側滑量的檢測系統,以此來快速、準確的檢測出汽車的功能故障,確保行車安全,已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任務。
發明內容
為了填補在雙轉向軸汽車軸間側滑自動檢測領域的空白,并實現雙轉向軸汽車輪間、軸間側滑量的同時檢測,提供一種雙轉向軸汽車輪間與軸間側滑量一體化檢測裝置。該裝置中的浮動路面模擬機構可以有效地模擬車輪在路面上行駛時的運行狀態,能夠同時對雙軸轉向汽車的輪間側滑量和軸間側滑量進行檢測,在檢測的同時技術人員可根據檢測結果實時對汽車側滑量的大小進行調整。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用于雙轉向軸汽車輪間與軸間側滑量一體化檢測的檢測試驗臺,由支撐框架及測量機構裝配體7和浮動路面模擬機構8組成;浮動路面模擬機構8通過浮動支撐框架32中的兩個縱向支撐梁與支撐框架及測量機構裝配體7中的第一承重傳感器裝配體12、第二承重傳感器裝配體13、第三承重傳感器裝配體14和第四承重傳感器裝配體連接,浮動路面模擬機構8通過浮動支撐框架32中的兩個橫向支撐梁與支撐框架及測量機構裝配體7中的第一側向力測量裝置16和第二側向力測量裝置17連接;
其中,所述的支撐框架及測量機構裝配體7由第一橫向蓋板9、縱向蓋板10、第二橫向蓋板11、第一承重傳感器裝配體12、第二承重傳感器裝配體13、第三承重傳感器裝配體14和第四承重傳感器裝配體15、第一側向力測量裝置16、第二側向力測量裝置17、支撐框架裝配體18和側向導向板19組成;第一橫向蓋板9和第二橫向蓋板11結構相同,第一橫向蓋板9和第二橫向蓋板11固定在支撐框架裝配體18上,縱向蓋板10固定在支撐框架裝配體18上;第一承重傳感器裝配體12、第二承重傳感器裝配體13、第三承重傳感器裝配體14和第四承重傳感器裝配體15均固定在支撐框架裝配體18的底端縱梁上的兩端,第一側向力測量裝置16和第二側向力測量裝置17連接在支撐框架裝配體18的底端橫梁上,兩個側向導向板19分別固定在支撐框架裝配體18的底端兩個縱梁上的中間,
所述的浮動路面模擬機構8由浮動支撐框架32、動力鏈輪軸裝配體33、從動鏈輪軸裝配體34、路面模擬履帶裝配體35和履帶支撐座36、第一側向導向軸承裝配體38和第二側向導向軸承裝配體39組成,第一側向導向軸承裝配體38和第二側向導向軸承裝配體39結構相同,均由兩個軸承和軸承座組成,第一側向導向軸承裝配體38和第二側向導向軸承裝配體39固定在浮動支撐框架32下邊面的中心處;浮動支撐框架32分別與支撐框架及測量機構裝配體7中的第一承重傳感器裝配體12、第二承重傳感器裝配體13、第三承重傳感器裝配體14、第四承重傳感器裝配體15、第一側向力測量裝置16和第二側向力測量裝置17連接。
第一側向力測量裝置16和第二側向力測量裝置17結構相同,均由第一測力傳感器連接耳23、第一傳感器拉力耳環24、側向力測力傳感器25、測力傳感器調試螺母26、第二傳感器拉力耳環27和第二測力傳感器連接耳28組成;第一測力傳感器連接耳23和第二測力傳感器連接耳28結構相同,第一傳感器拉力耳環24和第二傳感器拉力耳環27結構相同,第一測力傳感器連接耳23和第一傳感器拉力耳環24轉動連接,第一傳感器拉力耳環24與側向力測力傳感器25連接;測力傳感器調試螺母26與側向力測力傳感器25連接,第二傳感器拉力耳環27與測力傳感器調試螺母26連接,第二測力傳感器連接耳28與第二傳感器拉力耳環27轉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3955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試驗爐試品門吊移動與壓緊密封機構
- 下一篇:一種安全氣囊系統試驗裝置套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