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交互式濕沉降凈化調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36933.0 | 申請日: | 2016-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1423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15 |
| 發明(設計)人: | 裴麗欣;馬琳娜;宋淑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3F5/10 | 分類號: | E03F5/10;E03F5/14;C02F3/32;C02F3/34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海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3101 | 代理人: | 孟樹勛 |
| 地址: | 05006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互式 沉降 凈化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雨水滯留凈化調蓄系統,具體是一種交互式濕沉降凈化調蓄系統,用于非硬化地面使用。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線源、面源污染嚴重,城市暴雨徑流是城市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城市中不透水地面的增加和地下水路管道排水能力的限制,使污染物控制治理難度增大。控制污染物進入土壤和地下水體的主要方式是及時截留并進行污染物處理。由于強降水或連續性降水的發生,部分地區排水能力不足容易致使城市內澇。并且某些地區開發利用變更速度快,直接植放到地面的綠化設施會在土地利用變更時受到破壞,不能重復利用,使城市建設成本增高。目前國家推行“海綿城市”的建設,推廣和應用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能夠有效緩解城市內澇,削減城市徑流污染負荷,節約水資源,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但我國相關產品的構建方法存在著以下不足:①缺乏批量化生產、施工簡便、通用易行、應用廣泛的模塊構建方法。②缺乏水體儲存及凈化功能。③難以做到填料可換,調整性、適應性不夠強。④與地表交互性差,缺乏可儲存可滲透選擇功能。⑤缺乏水體可利用功能。
發明人檢索到以下相關專利文獻:CN202298883U公開了一種微生態雨水調蓄凈化池,包括池底、池壁、池蓋和池壁延伸部,池底和池壁固定連接,池蓋和池壁固定連接,池蓋上設有孔,池壁延伸部與池壁固定連接,池壁延伸部和池蓋上表面形成的空間內設有過濾層,所述的過濾層從上到下依次是植被、營養土層、砂土層、礫石層、土工布、布水管、土工布、礫石層、固廢材料、土工布。CN102803158A公開了一種用于處理水的生物滯留模塊、方法和系統,生物滯留模塊包括側壁和其中具有排水口的基底,其中側壁和基底配置成包括使植物能夠在其中生長的過濾介質。還提供了用于處理水的系統,其包括放置在過濾區中以形成過濾層的一個或更多個生物滯留模塊,其中所述模塊配置成能夠從過濾層移除。還提供了一種處理水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提供生物滯留模塊;將過濾介質放入模塊中;在模塊中的過濾介質中使植物生長至期望的成熟水平;在水處理位置準備過濾區以接收一個或更多個模塊;將一個或更多個模塊放入過濾區中,使得待處理的水被引導流入模塊并經模塊處理;以及從模塊收集經處理的水。CN105089142A公開了一種下凹式綠地雨水調蓄調度池及分散式雨水調蓄調度池系統,包括下凹式綠地、雨水溢流井和雨水調蓄調度池,實現了與雨水管網或污水管網綜合的蓄水、排水和供水。CN104926040A公開了一種高含水雙向流海綿型濕地雨水凈化調蓄回用系統與方法,所述系統由雨水除砂井、雨水凈化毛石濾池、兼氧雨水凈化與調蓄單元、雙向流濕地凈化系統四部分構成,其中:所述雨水凈化毛石濾池位于雨水除砂井的下部,由毛石填充堆砌而成,其外側為混凈土填充孔隙形成的擋水墻,內側為混凝土擋水墻,下方設置有與兼氧雨水凈化與調蓄單元連通的開孔;所述兼氧雨水凈化與調蓄單元為由底板、混凝土擋水墻、外側混凝土擋水墻及頂部鋼制穿孔頂板圍城的矩形池體,其內填裝纖維載體填料;所述雙向流濕地凈化系統位于兼氧雨水凈化與調蓄單元的頂部。CN204876045U公開了一種緩流式徑流雨水滲濾凈化調蓄池,包括若干混凝土池塘,所述混凝土池塘中相鄰的兩個采用過水閥實現連通,在所述混凝土池塘中的每一個的底部設置有單層或多層的濾料層。CN204826138U公開了一種高含水雙向流海綿型濕地雨水凈化調蓄回用系統,所述系統由雨水除砂井、雨水凈化毛石濾池、兼氧雨水凈化與調蓄單元、雙向流濕地凈化系統四部分構成,其中:所述雨水凈化毛石濾池位于雨水除砂井的下部,由毛石填充堆砌而成,其外側為混凝土填充孔隙形成的擋水墻,內側為混凝土擋水墻,下方設置有與兼氧雨水凈化與調蓄單元連通的開孔;所述兼氧雨水凈化與調蓄單元為由底板、混凝土擋水墻、外側混凝土擋水墻及頂部鋼制穿孔頂板圍城的矩形池體,其內填裝纖維載體填料;所述雙向流濕地凈化系統位于兼氧雨水凈化與調蓄單元的頂部。
以上這些技術對于如何使調蓄系統能采用存儲水分或與地面進行交互滲透兩種模式,用于非硬化地面使用,并且根據所處地區土壤類型、滲透性進行控制,緩解降雨時段的峰值和徑流量,并未給出具體的指導方案。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未經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3693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