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鉆井廢水三級處理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36139.6 | 申請日: | 2016-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288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朱天菊;任宏洋;任陽明;張名;謝紅麗;陳卓;王文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石油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君士達律師事務所 51216 | 代理人: | 芶忠義;謝芳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新***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鉆井 廢水 三級 處理 裝置 | ||
1.一種鉆井廢水三級處理裝置,包括進水單元、預處理單元、三維電極處理單元、生化 深度處理單元、出水與尾氣處理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單元包括堿加藥罐(3)、酸 加藥罐(4)、混凝劑加藥罐(5)、調節池(6)、混凝池(7)、第一加藥泵(27)、第三加藥泵(29)、 混凝劑加藥泵(32)、第一提升泵(8)、一沉池(10);所述三維電極處理單元包括第一緩沖池 (11)、蠕動泵(12)、第二加藥泵(28)、第四加藥泵(30)、第五加藥泵(31)、三維電極反應池 (13)、微電解反應池(14)、反應池(15)、二沉池(16)、第一風機(22)、第二風機(23);所述生 化深度處理單元包括第二緩沖池(17)、第二提升泵(8)、SBR1反應池(19)、SBR2反應池(20)、 第三風機(24)、第四風機(25);其中調節池(6)與混凝池(7)相連,混凝池(7)的出水管通過 第一提升泵(8)連接一沉池(10)的進水管,一沉池(10)的出水管連接第一緩沖池(11)的進 水管,其中第一緩沖池(11)的出水管通過蠕動泵(12)連接三維電極反應池(13)的進水管, 三維電極反應池(13)的出水管連接微電解池反應池(14),微電解池反應池(14)的出水管連 接反應池(15)的進水管,反應池(15)的出水管連接二沉池(16)的進水管,二沉池(16)的出 水管連接第二緩沖池(17)的進水管,第二緩沖池(17)的出水管上設置第二提升泵(8),其與 SBR1反應池(19)、SBR2反應池(20)進水管并聯連接;堿加藥罐(3)的一端通過第一加藥泵 (27)與調節池(6)連接,堿加藥罐(3)的另一端通過第二加藥泵(28)與反應池(15)連接,酸 加藥罐(4)的一端通過第三加藥泵(29)與調節池(6)連接,酸加藥罐(4)的另一端通過第四 加藥泵(30)與第五加藥泵(31)分別與三維電極反應池(13)、微電解池反應池(14)連接,混 凝劑加藥罐(5)通過第一混凝劑加藥泵(32)與混凝池(7)連接,三維電極反應池(13)連接有 第一風機(22),微電解反應池(14)連接有第二風機(23),SBR1反應池(20)連接有第三風機 (24),SBR2反應池(19)連接有第四風機(2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井廢水三級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單元包括原水 罐(1)、進水閥(2);其中原水罐(1)的出水管通過進水閥(2)連接調節池(6)的進水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鉆井廢水三級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及尾氣處理包 括砂濾柱(21)、液封罐(26);其中所述三維電極反應池(13)尾氣與液封罐(26)連接,SBR1反 應池(19)和SBR2反應池(20)的出水端連接砂濾柱(2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石油大學,未經西南石油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36139.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復合微生物破乳劑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生活垃圾干餾轉化處理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