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套式便攜茶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34810.3 | 申請日: | 2016-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1489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郭鵬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鵬琳 |
| 主分類號: | A47G19/22 | 分類號: | A47G19/22;A47G1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362500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便攜 茶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茶具領域,具體是一種套式便攜茶具。
背景技術
茶具,古代亦稱茶器或茗器。據西漢辭賦家王褒《僮約》有“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之說,這是中國最早提到“茶具”的一條史料,到唐代,“茶具”一詞在唐詩里初處可見,諸如唐詩人陸龜蒙《零陵總記》說:“客至不限匝數,競日執持茶器。”因此茶具是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有的茶具多有茶壺、茶碗,在一般的飯店中,茶具一般都擺放在桌面上,使用者需要時便可取放,但是由于桌面空間有限,因此茶壺和茶碗占據了很大的空間,因此使用起來不是很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套式便攜茶具,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套式便攜茶具,包括茶壺本體和茶碗組,所述茶壺本體由壺體和壺蓋構成,且壺體上設有壺嘴;所述茶碗組由外茶碗、中套碗和內套碗構成,外茶碗、中套碗和內套碗之間結構相同,且內套碗的規格大小小于中套碗,中套碗的規格大小小于外茶碗,因此外茶碗、中套碗和內套碗之間可以實現活動相套;所述壺體的底部設有凸出的底圈,底圈的直徑小于外茶碗的上端開口直徑,且底圈的直徑大于中套碗的上端開口直徑,因此整個壺體可以穩定的放置在茶碗組上,整體放置更加穩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茶壺本體和茶碗組均為陶瓷制品。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壺體上或設有把手,從而方便整體的使用。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壺蓋的頂端設有手持頭,利用手持頭方便將壺蓋拿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整個茶具可以實現較好的收納,使用時又可以方便取出,因此整體不占用桌面空間,同時取放也非常的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套式便攜茶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套式便攜茶具的分解圖。
圖中:1-壺蓋、2-壺體、3-壺嘴、4-外茶碗、5-中套碗、6-內套碗、7-底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套式便攜茶具,包括茶壺本體和茶碗組,所述茶壺本體由壺體2和壺蓋1構成,且壺體2上設有壺嘴3;所述茶碗組由外茶碗4、中套碗5和內套碗6構成,外茶碗4、中套碗5和內套碗6之間結構相同,且內套碗6的規格大小小于中套碗5,中套碗5的規格大小小于外茶碗4,因此外茶碗4、中套碗5和內套碗6之間可以實現活動相套;所述壺體2的底部設有凸出的底圈7,底圈7的直徑小于外茶碗4的上端開口直徑,且底圈7的直徑大于中套碗5的上端開口直徑,因此整個壺體2可以穩定的放置在茶碗組上,整體放置更加穩定。
所述茶壺本體和茶碗組均為陶瓷制品。
所述壺體2上或設有把手,從而方便整體的使用。
所述壺蓋1的頂端設有手持頭(圖中未標示),利用手持頭方便將壺蓋1拿起。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將外茶碗4、中套碗5和內套碗6分開,即可方便每個人使用,不使用時,則將外茶碗4、中套碗5和內套碗6依次相套,從而整體使用非常的方便,而且整個壺體2可以穩定的放置在茶碗組上,整體放置更加穩定。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鵬琳,未經郭鵬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3481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