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墻磚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34444.1 | 申請日: | 2016-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9655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靈芝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錦亞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1/00 | 分類號: | E04C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7099 浙江省臺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建筑材料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墻磚。
背景技術
在房屋建造過程中,對外墻或內墻的堆砌,一般均是采用方形的磚塊,并 且在堆砌的過程中需要在磚面上涂抹具有粘合作用的泥沙,而且在堆砌的過程 中,每一塊磚塊都要涂抹才能保證磚塊間能夠粘合在一起,所以堆砌效率不高, 而且在泥沙還沒干之前,堆砌的墻體并不牢固,不小心碰撞后,容易松動,變 形,影響施工的質量。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堆砌效率高,粘結牢固的墻磚。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墻磚,包括磚體,其中,所述磚體 的底部設置有U型槽,端面設置有凸條,兩者長度相同,所述U型槽與凸條相 適配,且U型槽的寬度大于等于凸條的寬度,兩塊相同的墻磚可以卡合在一起, U型槽的深度小于凸條的高度,兩塊墻磚卡合在一起后,上下之間存在縫隙, 所述磚體的端面上設置有兩個豎孔,兩個所述豎孔分別位于所述凸條的兩側, 通過豎孔澆灌粘合劑,粘合劑分布到上下兩塊墻磚的縫隙間,并沿其他墻磚的 豎孔繼續向下流動,達到整面墻體都分布了粘合劑。
據上所述的一種墻磚,其中,所述U型槽位于所述磚體的中部,兩側的槽 壁厚度相同。
據上所述的一種墻磚,其中,所述U型槽與所述凸條上下對齊。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通過先堆砌,然后澆 灌粘合劑的方式,提高了勞動效率,而且墻磚之間的連接更牢固,不易松動, 不易變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堆砌的效果示意圖;
圖中:10-磚體,11-凸條,12-U型槽,13-豎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2:一 種墻磚,包括磚體10,其中,所述磚體10的底部設置有U型槽12,所述U型 槽12位于所述磚體10的中部,兩側的槽壁厚度相同,端面設置有凸條11,兩 者長度相同,所述U型槽12與所述凸條11上下對齊,所述U型槽12與凸條 11相適配,且U型槽12的寬度略大于凸條11的寬度,兩塊相同的墻磚可以卡 合在一起,而且不會有過大的間隙,U型槽12的深度小于凸條11的高度,兩 塊墻磚卡合在一起后,上下之間存在縫隙,方便粘合劑的流動和分布,所述磚 體10的端面上設置有兩個豎孔13,兩個所述豎孔13分別位于所述凸條11的兩 側,通過豎孔13澆灌粘合劑,粘合劑分布到上下兩塊墻磚的縫隙間,并沿其他 墻磚的豎孔13繼續向下流動,達到整面墻體的墻磚間都分布了粘合劑。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 護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 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錦亞建設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錦亞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3444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