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修復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33752.2 | 申請日: | 2016-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13944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15 |
| 發明(設計)人: | 馮虎;趙軍;高丹盈;陳剛;趙昆鵬;杜冠宇;馮峰;馮璐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1C11/04 | 分類號: | E01C11/04;E01C7/32;E01C7/35 |
| 代理公司: | 鄭州市華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經德振 |
| 地址: | 450001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受損 混凝土 路面 面板 修復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修復與加固,尤其涉及混凝土路面面板的修復結構。
背景技術
截至2011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達410.64萬公里,建成的有鋪裝路面210.34萬公里,其中,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151.21萬公里,占有鋪裝路面總數的71.9%。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以水泥混凝土為主要材料做面層的路面,簡稱混凝土路面,亦稱剛性路面,普通混凝土路面除接縫區和局部范圍(邊緣或角隅)外,不配置鋼筋,亦稱素混凝土路面。
然而,隨著現代化建設的高速推進,交通量不斷增加,車行量、載重量、行車速度等都出現較大變化,加之環境作用對路面建筑材料的不利影響,使得修筑已久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壞,有些地區的路面甚至在使用3~5年后即出現唧泥、錯臺、斷裂等損壞,如北京市東直路、北三環、內大街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初期7年內,斷板的數量達5~6.4%。圖1所示即為混凝土路面面板1上出現斷板裂縫2的損壞情況。
常見的傳統修復加固方法包括:(1)局部開裂處切割刨面并重新澆筑相同類型的普通水泥混凝土材料;(2)整板刨面并重新鋪裝或上層直接澆筑相同類型的普通水泥混凝土材料。但上述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抗拉強度低、新筑水泥混凝土變形大從而導致與原有水泥混凝土薄弱粘結面開裂、經反復荷載后短期內再次出現開裂損壞等問題。
因此,亟待尋求一種新的修復及加固方法來解決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強度低、易開裂,使用壽命短、長期使用成本高等根本性問題。
為了解決以上存在的問題,人們一直在尋求一種理想的技術解決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從而提供了混凝土路面面板的修復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修復結構,包括表面刨毛的混凝土路面面板、斷板裂縫兩側成對設置且沿所述斷板裂縫延伸方向分布的多對植筋孔、豎直插設并粘接固定在所述植筋孔中的鋼筋以及澆筑固定在所述混凝土路面面板上的鋼纖維混凝土罩面,所述鋼筋的頂部高于所述混凝土路面面板的上表面且低于所述鋼纖維混凝土罩面的上表面。
優選的,所述混凝土路面面板由于表面刨毛而形成的槽體的深度小于或等于表面刨毛前的混凝土路面面板厚度的1/4。
優選的,所述植筋孔的深度大于所述混凝土路面面板厚度的1/3。
優選的,所述鋼筋通過建筑膠粘接固定在所述植筋孔中。
優選的,成對分布的所述植筋孔在所述斷板裂縫兩側等距分布且成對的所述植筋孔之間的距離為0.5~1倍的混凝土路面面板的厚度。
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具體的說,鋼纖維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中摻入亂向分布的短鋼纖維所形成的一種新型的多相復合材料,這些亂向分布的鋼纖維能夠有效地阻礙混凝土內部微裂縫的擴展及宏觀裂縫的形成,顯著地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拉、抗折、抗剪、抗裂、抗收縮、耐磨、抗彎、抗沖擊及抗疲勞性能,變形小。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修復結構,斷板裂縫兩側沿斷板裂縫延伸方向成對設置多對植筋孔,植筋孔中豎直插設并粘接固定鋼筋,表面刨毛的混凝土路面面板上澆筑固定鋼纖維混凝土罩面,鋼筋的錨固作用和鋼纖維混凝土罩面的抗拉作用相互協同配合,提高了修復部位中混凝土路面面板與鋼纖維混凝土罩面之間的錨固性能、水平抗剪能力和豎向抗拉能力,能夠抑制甚至阻止裂縫的擴展,同時保證了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修復結構的整體性,提高了承載能力,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修復結構具有良好的抗拉、抗折、抗剪、抗裂、抗收縮、抗沖耐磨、耐疲勞等性能以及良好的韌性,延長了道路使用壽命和維修周期,同時降低了長期使用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混凝土路面即普通混凝土路面,亦稱素混凝土路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現有技術中混凝土路面面板出現斷板裂縫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受損混凝土路面面板的修復結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學,未經鄭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3375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瀝青熱再生烘干裝置
- 下一篇:一種具有過濾功能的導管架單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