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端子用排針的撕破成型結構及其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30409.2 | 申請日: | 2016-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356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盧文兵;鄧禮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中溫電子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43/16 | 分類號: | H01R43/16;H01R13/02;B26F1/4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60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端子 用排針 撕破 成型 結構 及其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子連接器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端子用排針的撕破成型結構。
背景技術
接線端子是用于實現電氣連接的一種產品,其主要通過在絕緣座內穿插排針實現電連接。
現有技術中,在2012.6.13公開的公開號為CN202276340U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具有天線結構的無線模塊,及具有該無線模塊的連接器,其中無線模塊主要包括:電路板、無線傳輸集成電路(IntegratedCircuit,IC)、兩個以上排針、及傳輸天線。無線傳輸IC、兩個以上排針、及傳輸天線分別電性連接在電路板上,并且傳輸天線沿著電路板上的傳輸端的周緣設置。無線模塊可通過兩個以上排針與連接器本體電性連接,并且當無線模塊組接于連接器本體上時,電路板上的傳輸端凸出于連接器本體之外。
參照上述專利結構,目前的端子中排針的用量十分巨大,但傳統工藝中的排針在沖制時結構設計不合理,導致排針所用原材料的大量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材料利用率高、浪費少的端子用排針的撕破成型結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端子用排針的撕破成型結構,包括料帶,所述料帶包括位于其兩側的連料條以及若干位于料帶中間的排針Ⅰ,所述排針Ⅰ的兩端為與連料條固定連接的焊腳,其中:每相鄰的兩個排針Ⅰ之間填充有排針Ⅱ,所述排針Ⅱ與排針Ⅰ分別位于兩個相互錯開且平行的平面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兩個排針之間的廢料作為另一排針的用料,廢物利用,顯著提高排針用帶料的利用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排針Ⅰ的寬度與排針Ⅱ的寬度相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沖制撕破出的排針Ⅰ與排針Ⅱ尺寸相同,即同一型號的排針,加工完成后不需要再另行區分挑揀排針,簡化生產工藝。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排針Ⅰ凸起在料帶上方,排針Ⅱ則位于料帶下方。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保證相鄰的排針Ⅰ與排針Ⅱ在連料條的基準上以最小的偏移尺寸實現最大的相隔距離,即防止排針之間的粘連又保證排針與連料條之間的連接強度。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有效提高材料利用率的端子用排針的撕破成型模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端子用排針的撕破成型模具,其中: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上模上設置有沖制排針Ⅰ的沖頭,所述下模上設置有撕破出排針Ⅱ的刀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分別加工排針Ⅰ與排針Ⅱ的沖頭分離獨立設置,降低了對同一模具的精度要求,方便加工、維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排針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排針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模具的正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沖頭和刀座的截面示意圖。
附圖標記:1、料帶;2、連料條;3、排針Ⅰ;4、排針Ⅱ;5、焊腳;6、上模;61、固定板;62、夾板;63、脫料板;7、下模;71、墊板;72、底板;8、沖頭;9、彈簧;10、刀座;11、撕破頭。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端子用排針的撕破成型結構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一種端子用排針的撕破成型結構,包括料帶1,所述料帶1包括位于其兩側的連料條2以及若干位于料帶1中間的排針Ⅰ3,所述排針Ⅰ3的兩端為與連料條2固定連接的焊腳5,每相鄰的兩個排針Ⅰ3之間填充有排針Ⅱ4,上述連料條2、排針Ⅰ3、排針Ⅱ4、焊腳5一體設置,所述排針Ⅱ4與排針Ⅰ3分別位于兩個相互錯開且平行的平面上,所述排針Ⅰ3的寬度與排針Ⅱ4的寬度相同。在普通的料帶1結構設計中,為保證沖制完成之后,排針與排針之間的平滑撕開以及毛刺的預留量,通常會在排針與排針之間留下約1mm的廢料間隙,而在本實施例中利用兩個排針之間的廢料作為另一排針的用料,廢物利用,顯著提高排針用帶料的利用率,且沖制撕破出的排針Ⅰ3與排針Ⅱ4尺寸相同,即同一型號的排針,加工完成后不需要再另行區分挑揀排針,簡化生產工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中溫電子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中溫電子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304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業務鏈處理方法、設備及系統
- 下一篇:一種數字化閱片會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