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摩托車車架立管臥式雙面鏜孔機床夾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25927.5 | 申請日: | 2016-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90471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趙平;關云卿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3Q3/08 | 分類號: | B23Q3/08 |
| 代理公司: | 重慶為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龍玉洪 |
| 地址: | 401120 重慶市***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摩托車 車架 臥式 雙面 鏜孔 機床 夾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持裝置,具體涉及一種摩托車車架立管臥式雙面鏜 孔機床夾具。
背景技術
摩托車車架的主體通常由鋼管焊接而成,包括主梁管、前撐管、斜撐管等, 這其中包括非常重要的與轉向相關的立管(又稱車頭管),轉向立柱從立管穿過, 轉向立柱上端接手把管,下端通過前叉和減震器接前輪。為了在立管兩端設置 軸承,通常需要對立管管孔兩端進行鏜孔精加工?,F有的摩托車車架立管鏜孔 夾持裝置,結構都較為復雜,操作費時費力。
實用新型內容
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易于操作的摩托車車架立管臥 式雙面鏜孔機床夾具。
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摩托車車架立管臥式雙面鏜孔機床夾具,其關鍵在于:包括夾具體, 該夾具體上方水平設有夾緊杠桿,該夾緊杠桿和夾具體之間連接有擺動支撐桿, 該夾緊杠桿和擺動支撐桿鉸接,所述夾緊杠桿頭部設有夾緊塊組件,該夾緊塊 組件朝向所述夾具體。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顯著效果是,夾緊杠桿可繞與擺動支撐桿鉸接的點轉 動,外力使夾緊杠桿的頭部向下,夾緊塊組件將工件壓在夾具體上;對立管進 行夾持,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上述支撐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夾具體和夾緊杠桿鉸接,所述夾緊杠桿的尾 部和夾具體之間連接有頂升桿,該頂升桿的上端與所述夾緊杠桿的尾部鉸接。 采用該技術方案,通過頂升桿的頂升作用,使夾緊杠桿的尾部向上翻轉,從而 推動夾緊杠桿的頭部向下翻轉。
在上述夾具體上設有氣缸,該氣缸的缸筒與所述夾具體連接,該氣缸的活 塞桿向上伸出與所述頂升桿的下端固定連接。采用該技術方案,通過氣缸推動 頂升桿上下升降。
上述夾緊塊組件包括與所述夾緊杠桿連接的夾緊塊支撐桿,該夾緊塊支撐 桿與所述夾緊杠桿相互垂直,在所述夾緊塊支撐桿上設有兩個夾緊塊,在所述 夾緊塊下表面為弧形夾持面。采用該技術方案,兩個夾緊塊分別靠近立管的端 部,進行夾持,效果更好。
在上述夾緊塊正下方的所述夾具體上設有墊塊。采用該技術方案,墊塊與 夾緊塊對應設置,夾持立管。
在上述墊塊上開設有立管限位槽,該立管限位槽為V型槽。采用該技術方 案,立管的弧形面通過立管限位槽限位,防止滾動脫落。
有益效果: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摩托車車架立管臥式雙面鏜孔機床夾具,通 過外力使夾緊杠桿繞與擺動支撐桿鉸接的點轉動,夾緊杠桿的頭部向下將摩托 車車架立管夾持,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摩托車車架立管臥式雙面鏜孔機床夾具,包括夾 具體1、夾緊杠桿2、擺動支撐桿3、夾緊塊組件4、頂升桿5、氣缸6和墊塊7, 其中:
所述夾緊杠桿2水平設置在夾具體1上方,在所述夾具體1上設有鉸鏈座, 所述擺動支撐桿3的下端通過該鉸鏈座與所述夾具體1鉸接,所述支撐桿3的 上端與所述夾緊杠桿2的中部鉸接,所述夾緊杠桿2頭部設有夾緊塊組件4,該 夾緊塊組件4朝向所述夾具體1。
所述夾具體1具有一個腔體,所述氣缸6設置在該腔體內,該氣缸6的缸 筒與所述夾具體1固定連接,該氣缸6的活塞桿豎直向上伸出所述腔體,所述 夾緊杠桿2的尾部和夾具體1之間連接有頂升桿5,該頂升桿5的上端與所述夾 緊杠桿2的尾部鉸接,該頂升桿5的下端與所述氣缸6的活塞桿固定連接。
摩托車車架立管位于夾緊塊組件4和夾具體1之間,所述氣缸6的活塞桿 向上推出時,通過頂升桿5推動夾緊杠桿2繞其中部的鉸接點翻轉,夾緊塊組 件4朝向夾具體1移動,夾緊摩托車車架立管。
所述夾緊塊組件4包括與所述夾緊杠桿2固定連接的夾緊塊支撐桿41,該 夾緊塊支撐桿41與所述夾緊杠桿2相互垂直,在所述夾緊塊支撐桿41上設有 兩個夾緊塊42,在所述夾緊塊42下表面為弧形夾持面,該弧形夾持面與摩托車 車架立管的外壁貼合,在所述夾緊塊42正下方的所述夾具體1上設有墊塊7, 在所述墊塊7上開設有立管限位槽7a,該立管限位槽7a為V型槽,該立管限位 槽7a的長度方向與摩托車車架立管的長度方向一致。
最后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描述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本領域的 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宗旨及權利要求的 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種類似的表示,這樣的變換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未經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2592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