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圓柱體混凝土試模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22909.1 | 申請日: | 2016-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01052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淑圓;傅菊根;朱永;鄭志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1/36 | 分類號: | G01N1/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圓柱體 混凝土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凝土試模,尤其是一種新型圓柱體混凝土試模。
背景技術
混凝土在現代建筑材料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很多建筑高校以及學者們都非常熱衷于 對混凝土試塊進行試驗來研究混凝土的性狀,例如混凝土的抗拉,抗壓以及彎折等強度。 這就需要用到混凝土試模,傳統的混凝土試模構造簡單,使用起來不僅費時耗力,而且 拆模時更容易損壞混凝土試塊,從而影響試驗結果。而這種新型的混凝土試模利用彈簧 的彈力作用使圓柱體試模的兩部分吻合,擠壓把手兩側,進而將模型兩部分分開,完成 拆模,使用起來方便快捷,不僅減少了試驗員的負擔,更是確保了混凝土試塊的完整性, 使得試驗結果更加準確。因此,需要開發一種新型混凝土試模來代替傳統的混凝土試模。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新型圓柱體混凝土試模。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新型圓柱體混凝土試模,包括空心圓柱體結構(1)、把手(2)、電鍍彈簧(3)、 以及連接腿(4);
所述空心圓柱體結構(1)側面和底面可拼接,側面兩端分別連接把手(2),使其 成為一種新型構造的混凝土試模;
所述把手(2)焊接在空心圓柱體結構(1)表面,螺釘穿過兩個把手(2)上的長 方體連接腿(4)和電鍍彈簧(3),將兩個把手(2)連接在一起;
所述電鍍彈簧(3)位于兩個連接腿(4)的中間,貫穿于螺釘上且通過螺釘分別與 兩端連接腿(4)連接,將兩端伸出的彈簧鋼絲固定在把手(2)內側;
所述連接腿(4)與把手(2)是一體結構,連接腿(4)通過螺釘將兩個把手(2) 連接在一起;
工作原理:
本實用新型利用彈簧的彈力作用使圓柱體試模的兩部分吻合,擠壓把手兩側,進而 將模型兩部分分開,完成拆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利用彈簧的彈性作用拉開圓柱體混凝土試模來代替手動拆卸圓柱體混凝土試模,避 免了手動拆卸試模時損壞混凝土試塊,確保了試塊的完整性,提高了試驗的精確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圓柱體混凝土試模示意圖;
圖2是彈簧和連接腿組合示意圖;
圖1中空心圓柱體結構—1,把手—2,電鍍彈簧—3,連接腿—4。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一種新型圓柱體混凝土試模,包括空心圓柱體結構(1)、把手(2)、電鍍彈簧(3)、 以及連接腿(4);
所述空心圓柱體結構(1)側面和底面可拼接,側面兩端分別連接把手(2),使其 成為一種新型構造的混凝土試模;
所述把手(2)焊接在空心圓柱體結構(1)表面,螺釘穿過兩個把手(2)上的長 方體連接腿(4)和電鍍彈簧(3),將兩個把手(2)連接在一起;
所述電鍍彈簧(3)位于兩個連接腿(4)的中間,貫穿于螺釘上且通過螺釘分別與 兩端連接腿(4)連接,將兩端伸出的彈簧鋼絲固定在把手(2)內側;
所述連接腿(4)與把手(2)是一體結構,連接腿(4)通過螺釘將兩個把手(2) 連接在一起;
結合附圖中圖1對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進行說明:
首先,將水泥砂漿裝入空心圓柱體結構(1)內,振搗密實后抹平,待試件達到相 應的強度后,扳動把手(2),使得相連的兩個連接腿(4)轉動,通過彈簧作用拉開圓 柱體,取出試件即完成拆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理工大學,未經安徽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2290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動態熱機械分析儀的驅動裝置
- 下一篇:一種型煤制備脫模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