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加濕噴管改進型機房空調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18852.8 | 申請日: | 2016-01-0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323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2 |
| 發明(設計)人: | 許海進;田俊;張衛星;汪俊麗;李仁亮;周進;吳振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佳力圖機房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00 | 分類號: | F24F1/00;F24F6/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創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王華 |
| 地址: | 21111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濕 噴管 改進型 機房 空調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房空調結構設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機房空調空氣流動的改進和優化。
背景技術
機房空調機具有制冷、除濕、加濕、加熱等環境處理功能,承擔著IDC數據中心環境恒溫恒濕控制的重要任務。機房空調機的加濕系統由加濕器、連接管和加濕噴管組成。大部分機房空調選用電極式加濕器對機房環境進行加濕,電極式加濕器具有加濕速度快、加濕蒸汽量大的特點。傳統型的加濕噴管由主管和支管組成,尺寸較大,蒸汽進出口距離長,蒸汽輸送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冷凝水,加濕蒸汽量損失較大。另外,這種加濕噴管設計繁瑣、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加濕噴管改進型機房空調,與傳統型加濕噴管相比,蒸汽進出口距離很短,蒸汽凝結水量少,另外,在加濕噴管出口處使用獨特設計的鉛直切口,有效保證了蒸汽輸出量,提升了加濕系統的效率,降低了空調機的能耗。
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加濕噴管改進型機房空調,包括空調框架、風機組件、加濕裝置和兩組蒸發器,所述每組蒸發器由多根翅片換熱管水平并排布置形成平板輪廓,兩組平板輪廓的蒸發器傾斜的設置在空調框架上并形成“V”字型,所述風機組件設在蒸發器的上方并使氣流從下至上流過;所述加濕裝置設在蒸發器和風機組件之間,加濕裝置包括加濕器、連接軟管和加濕噴管,所述加濕噴管包括蒸汽進口段、蒸汽輸送段和排水管,所述蒸汽進口段水平設置,所述蒸汽輸送段與蒸汽進口段連接并向上彎折,所述蒸汽輸送段的出口為豎直方向的切口,所述排水管豎直的設在蒸汽進口段的底部。
作為優選,所述加濕噴管為銅管制成。
作為優選,所述加濕噴管蒸汽輸送段的出口與氣流方向垂直。
作為優選,所述排水管通過釬焊與蒸汽進口段連接。
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加濕噴管設計簡單,加工成本低;本實用新型的加濕噴管的進出口距離短,蒸汽再傳輸過程中被銅管冷凝的蒸汽量少,而且,蒸汽進出口管徑一致,不會產生額外的蒸汽輸送阻力;本實用新型的加濕噴管的蒸汽出口設計了獨特的鉛直切口,大大降低了空調機內部氣流對加濕量的影響,提升了加濕蒸汽的輸出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加濕噴管改進型機房空調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加濕噴管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空調框架1、風機組件2、蒸發器3、加濕裝置4、加濕器/5、連接軟管6、蒸汽進口段7、蒸汽輸送段8、排水管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說明。以下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如圖1和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加濕噴管改進型機房空調,包括空調框架、風機組件、加濕裝置和兩組蒸發器,所述每組蒸發器由多根翅片換熱管水平并排布置形成平板輪廓,兩組平板輪廓的蒸發器傾斜的設置在空調框架上并形成“V”字型,所述風機組件設在蒸發器的上方并使氣流從下至上流過;所述加濕裝置設在蒸發器和風機組件之間,加濕裝置包括加濕器、連接軟管和加濕噴管,所述加濕噴管包括蒸汽進口段、蒸汽輸送段和排水管,所述蒸汽進口段水平設置,所述蒸汽輸送段與蒸汽進口段連接并向上彎折,所述蒸汽輸送段的出口為豎直方向的切口,所述排水管豎直的設在蒸汽進口段的底部。
從圖中可知,本實用新型與傳統型的加濕噴管不同,這種加濕噴管沒有支管,加濕噴管使用銅管彎管制作,加濕噴管水平布置在氣流通道內,直管段為蒸汽進口段,向上的彎管為蒸汽輸送段,直管段底部設計了排水管,排水管與噴管之間采用釬焊連接。蒸汽出口切口鉛直。本實用新型的加濕噴管尺寸遠小于傳統型加濕噴管,而且加工簡單,焊接點也少,成本很低。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能夠明顯地提升加濕效率,降低加濕器功耗,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1.蒸汽噴管較短,輸送蒸汽時,蒸汽進口段與蒸汽出口段之間的溫差較小,壁面溫度都較高,輸送過程中蒸汽冷凝很少;2.大大縮短了蒸汽進口與蒸汽出口的行程,減少蒸汽與銅管內表面的接觸時間;3.加濕噴管設計及流路簡單,阻力小,蒸汽量幾乎不受影響;4.加濕噴管出口設計了鉛直切角,蒸汽出口不受氣流的壓迫,實際測試證實,蒸汽出口與氣流方向成90°最有利于蒸汽輸出。5.很少的冷凝水貼近噴管的底部壁面流淌至排水口,不會對大部分的蒸汽產生交錯影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佳力圖機房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佳力圖機房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1885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