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高濃度厭氧發酵系統中的連續脫水出料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10813.3 | 申請日: | 2016-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68348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7-06 |
| 發明(設計)人: | 錢玉婷;杜靜;陳廣銀;奚永蘭;黃紅英;常志州;靳紅梅;徐躍定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M1/107 | 分類號: | C12M1/107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楊文晰;孫忠浩 |
| 地址: | 210014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濃度 發酵 系統 中的 連續 脫水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出料裝置,尤其是一種用于高濃度厭氧發酵系統中的連續脫水出料裝置,屬于與厭氧發酵相關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厭氧發酵技術按照發酵物料干物質濃度可分為濕式發酵和干式發酵兩種方式。傳統的濕發酵技術,即將秸稈與人畜糞便、生活垃圾、有機廢水等有機物混合,在厭氧菌的作用下生成沼氣。由于秸稈在濕式發酵中容易出現嚴重的漂浮結殼、分層等問題,因此現有沼氣工程中盡量避免加入秸稈等比重較輕且難降解的底物。而高濃度發酵技術是以固體有機廢棄物為原料(總固體含量在10%以上)進行厭氧發酵,它與濕發酵相比主要優點是節約用水,節省管理沼氣池所需的工時,池容產氣率較高等。
目前工程上高濃度發酵工程基本為批式發酵,而發酵殘渣出料常采用裝載機或挖掘機出料,存在作業效率低、強度大、操作環境惡劣以及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并且連續發酵裝置因難以實現厭氧狀態密封,導致目前實現工程應用的很少。更為重要的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種專門針對于高濃度物料厭氧發酵技術開發的出料裝置。此外,高濃度發酵裝置中有機物料發酵結束后,含水率一般高于75%,有的甚至高達85%,這些發酵殘渣難以用于后續資源化利用。目前常將批式清理出的發酵物料通過濕粉碎后摻混其他干輔料進行堆肥處理,增多了環節從而增加工程處理成本。因此,開發出適應高濃度發酵物料并且兼具脫水功能于一體的連續出料裝置,具有很好的產業化應用前景。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目前濃度發酵技術中常采用裝載機或挖掘機出料,存在作業效率低、強度大、操作環境惡劣以及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以及高濃度發酵裝置中有機物料發酵結束后,含水率一般高于75%,有的甚至高達85%,這些發酵殘渣難以用于后續資源化利用的實際問題,提供一種用于高濃度厭氧發酵系統中的連續脫水出料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用于高濃度厭氧發酵系統中的連續脫水出料裝置,高濃度厭氧發酵系統的發酵罐體由水平方向的過濾網分割為物料發酵區和沼液存放區,連續脫水出料裝置設置在物料發酵區底部緊鄰過濾網,其特征在于:連續脫水出料裝置包括驅動電動機、旋轉絞龍、軸密封裝置、出渣口軸承及支撐部件,具體結構如下:
a)旋轉絞龍的支撐軸一端由支撐部件支撐于發酵罐體壁,發酵罐體壁外側設有軸密封裝置,支撐軸伸出發酵罐體壁和軸密封裝置后,其端部與驅動電動機的輸出軸連接,支撐軸的另一端由軸承支撐于出料口中的支撐桿;
b)旋轉絞龍的軸向相鄰絞龍葉片間距沿電動機至出渣口方向逐漸變小,位于旋轉絞龍下方水平方向的過濾網為環抱旋轉絞龍外輪廓的半圓筒型過濾網。
在本實用新型中,出料口中的支撐桿為相互交叉的2-3根支撐桿,相鄰支撐桿間夾角為60°或90°,支撐桿的交叉點位于出料口的中心軸線上,出渣口支撐軸承位于支撐桿的交匯點,出渣口支撐軸承的外徑與支撐桿交匯點固定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中,支撐軸端部通過減速裝置與驅動電動機的輸出軸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軸密封部件包括密封座、墊片、橡膠套、彈簧、油封夾套、固定環、轉動環及螺栓,其中,密封座與發酵罐體壁固為一體,支撐軸的軸承置于密封座中;固定環與轉動環緊鄰并浸入油封夾套中;固定環通過橡膠套與密封座密封連接,橡膠套外設有彈簧及墊片,彈簧一端抵于密封座,另一端通過墊片抵于固定環,轉動環通過彈簧和墊片抵于螺栓,轉動環和螺栓均與旋轉絞龍的支撐軸同步轉動;由螺栓改變擠壓彈簧的力調節固定環和轉動環接觸面上的壓緊力。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由于出料裝置安裝在物料發酵區底部緊鄰過濾網發酵系統底部,而高濃度厭氧發酵系統的發酵罐體則通過發酵裝置頂部不斷添加新料,發酵結束的沼渣不斷從底部被排出,無需攪拌;并且由于旋轉絞龍的軸向相鄰絞龍葉片間距沿電動機至出渣口方向逐漸變小,在排放沼渣時可同時擠壓沼渣實現對發酵殘渣的脫水作業,讓更多的發酵沼液與沼渣分離后回收用于進料料液配制。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總體性能指標與同類技術比較的優勢還在于:發酵結束后的物料被脫水并被連續排出發酵系統外,使得發酵裝置內物料依靠重力自行向下移動,為新物料添加騰出空間,通過連續或半連續添加物料,料液中的沼液可在發酵系統中流動,提高物料傳質效果,防止局部酸化問題,實現發酵系統的沼液零排放,并且脫水后的發酵殘渣便于后續環節利用。
附圖說明
圖1是含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發酵罐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軸密封部件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未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1081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植物病理學培養皿
- 下一篇:沼氣池卡箍式進液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