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鋰電池充放電保護電路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10430.6 | 申請日: | 2016-0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043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志剛 |
| 主分類號: | H02J7/00 | 分類號: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悅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1 | 代理人: | 田明;任曉航 |
| 地址: | 10262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鋰電池 放電 保護 電路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鋰電池充放電保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鋰電池充 放電保護電路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鋰電池由于具有體積小、質量輕、能量密度大、無記憶效應、使 用壽命長、使用范圍廣、工作電壓高和自放電率低等優點,因此在電子產品 中獲得了廣泛應用。然而鋰電池與其他常用的鎳鎘、鎳氫電池的不同之處在 于鋰電池必須考慮充電、放電時的安全性,以防止電池特性劣化甚至電池燒 毀。因此對鋰電池的保護非常重要,鋰電池應用中必須要有電池保護芯片, 來防止電池的過充電、過放電和過電流。與此同時,考慮到鋰電池應用的便 攜性和環境要求,電池保護芯片應該具備在低功耗的前提下實現受溫度等條 件影響較小的高精度檢測能力。
對于一種典型的鋰電池保護芯片,其主要引腳端口及功能有:VDD連接 電池正極,用于檢測過充電和過放電的端子;VSS連接電池負極,設定為保 護電路的接地點;DO用于控制放電用的端子;CO用于控制充電用的端子; VM(V-)是VDD與VSS之間檢測端子。芯片外圍電路中有實現充放電開關功 能的場效應管FET1、FET2。保護電路通過監視VDD和VSS之間的電池電壓 以及VM和VSS之間的電壓來控制電池的各種狀態。如VDD在過放電檢測電壓 和過充電檢測電壓之間,VM電壓在充電過流檢測電壓和放電過流檢測電壓之 間,電路就正常工作。反之則會出現異常狀況。
電壓檢測的精度對于芯片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對于芯片設計來說, 電壓檢測精度與內部的電壓基準源部分密切相關。基準電壓源必須能夠克 服制造工藝產生的偏差、外界環境(如環境溫度)和系統內部(如電源電壓) 在系統工作范圍內變化產生的影響,同時具備低功耗特性。目前已有采用 帶隙基準電壓源來減小溫度變化影響的方案。但仍需進一步提升精度和克 服工藝偏差帶來的失調電壓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鋰電池充 放電保護電路系統。該電路系統能夠實現低功耗、高精度、低溫漂的鋰電 池保護芯片要求。
為達到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鋰電池充放電 保護電路系統,包括設有若干電阻和場效應管的分壓電路,通過過放電比 較器、過充電比較器、過量電流比較器、短路比較器與所述分壓電路相連 的能夠產生控制信號的狀態機,與所述分壓電路連接的偏置電壓源/時鐘信 號源,其中所述分壓電路與所述偏置電壓源/時鐘信號源之間還連接有斬波 穩定帶隙基準電壓源。
進一步,所述偏置電壓源/時鐘信號源連接系統時鐘開/關控制電路, 使用系統時鐘信號為控制信號。
進一步,所述斬波穩定帶隙基準電壓源設有啟動電路、電壓偏置電路、 共源共柵運算放大器、低通濾波器;分別設置在所述共源共柵運算放大器 的輸入端、電流鏡處、電流源處的第一斬波穩定模塊、第二斬波穩定模塊、 第三斬波穩定模塊。
更進一步,所述斬波穩定模塊的電路包括能夠完成斬波頻率方波調制 的4個NMOS開關。
進一步,所述共源共柵運算放大器為折疊共源共柵結構。
更進一步,所述鋰電池充放電保護電路系統采用CMOS工藝實現。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以下幾點:
1.利用了斬波穩定模塊的消除電路低頻漂移和低頻噪聲的優勢以及 帶隙基準電壓源具有的低功耗、高精度、低噪聲的優點,將兩者結合實現 高精度、低溫漂、低功耗的應用目標;
2.系統時鐘信號同時作為控制信號,降低鋰電池充放電保護電路系統 的功耗;
3.系統電路采用標準CMOS工藝實現,并考慮了克服工藝偏差影響的 措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一種鋰電池充放電保護電路系統的電 路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斬波穩定帶隙基準電壓源的電路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斬波穩定模塊的電路圖;
圖中:1-偏置電壓源/時鐘信號源,2-帶隙基準電壓源,3-過放電比較 器,4-過充電比較器,5-過量電流比較器,6-短路比較器,7-狀態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志剛,未經李志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1043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