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人工急救呼吸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20001431.4 | 申請日: | 2016-01-0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339776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華東;侯雨杉;馬秋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南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M16/00 | 分類號: | A61M16/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530 廣東省廣州市廣州經濟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人工 急救 呼吸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智能人工急救呼吸系統。
背景技術
心肺復蘇(cpr)是用于自主呼吸停止時的一種急救方法。它是通過徒手或機械裝置使空氣有節律地進入肺內,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組織的彈性回縮力使進入肺內的氣體呼出,如此周而復始以代替自主呼吸。人的心臟和大腦需要不斷地供給氧氣,如果中斷供氧3~4分鐘就會造成不可逆性損害。所以在某些意外事故中,如觸電、溺水、腦血管和心血管等意外,一旦發現心跳呼吸停止,首要的搶救措施就是迅速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以保持有效通氣和血液循環,保證重要臟器的氧氣供應。
在醫院內搶救呼吸驟停患者一般使用結構復雜、功能完善的呼吸機,專業的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搶救的同時可以隨時監護搶救情況。而在戶外或者其他非醫療場所進行急救人工呼吸則受到人員和場所的限制,只能使用簡易的人工復蘇球囊,但是沒有經過很好訓練的救援人員操作人工復蘇球囊是很危險的。AHA(美國心臟協會)指南援引眾多的研究結果指出,在人工呼吸或者救治顱腦損傷患者時,吸氣時間太長,呼吸頻率太快,或過大的潮氣量可能對患者的存活和預后都是有害的。救援人員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擠壓球囊的頻率太快、吸氣時間過短。在很短的吸氣時間里給氣道施加太大的壓力,會導致吸氣壓增高,胸腔壓力上升,冠狀動脈血流減少;還可能造成肺氣壓傷或使已受損的肺組織損傷加重;更有可能造成胃腸道膨脹,胃內容物反流誤吸,進而引發相關的并發癥。非專業的救援人員還有可能出現過度通氣,通氣不足,人機對抗等問題。
因此,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存在問題,亟需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攜帶及使用方便,能夠用于急救現場指引的人工急救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攜帶及使用方便的智能人工急救呼吸系統,該智能人工急救呼吸系統可以提供急救現場的救援指引。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提供一種智能人工急救呼吸系統,包括人工復蘇球囊以及與所述人工復蘇球囊連接的呼吸參數監測與評價裝置;所述人工復蘇球囊包括以此連接的面罩、單向閥、球囊以及儲氣袋;所述呼吸參數監測與評價裝置包括采集呼吸管路內的氣流信息的傳感器,處理傳感器接收到的氣流信息并反饋處理結果的控制芯片,接收控制芯片指令并輸出控制芯片的處理結果的信號輸出裝置,以及提供電源的電池;所述傳感器、信號輸出裝置和控制芯片分別與所述電池電連接;所述傳感器包括壓力傳感器;所述信號輸出裝置包括顯示屏和蜂鳴器。
其中,還包括三通管,所述呼吸參數監測與評價裝置通過三通管連接于所述面罩與單向閥之間,或者所述呼吸參數監測與評價裝置通過三通管連接于所述單向閥與球囊之間。
其中,所述呼吸參數監測與評價裝置內設置有連通管,所述呼吸參數監測與評價裝置通過連通管連接于所述面罩與單向閥之間,或者所述呼吸參數監測與評價裝置通過連通管連接于所述單向閥與球囊之間。
其中,所述信號輸出裝置還包括指示燈。
進一步的,所述信號輸出裝置還包括語音播報器。
其中,所述傳感器還包括流量傳感器。
其中,所述傳感器還包括二氧化碳傳感器。
其中,所述控制芯片設置有兩種呼吸控制模式,分別為心肺復蘇模式和急救模式;所述呼吸參數監測與評價裝置設置有呼吸控制模式選擇按鍵,所述呼吸控制模式選擇按鍵與所述控制芯片連接。
其中,所述呼吸參數監測與評價裝置還設置有能防水、防震的外殼。
其中,所述電池為充電電池,所述呼吸參數監測與評價裝置還設置有充電接口,所述充電接口與所述電池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智能人工急救呼吸系統包括傳統的人工復蘇球囊以及專用的呼吸參數監測與評價裝置,進行人工呼吸時,將呼吸參數監測與評價裝置與人工復蘇球囊連接,擠壓球囊,壓力傳感器獲取人工復蘇球囊的氣道內的氣流信息,控制芯片將氣流信息轉換成數字信號并與預先設定的標準參數進行對比,若操作符合標準,則信號輸出裝置正常顯示;若操作不符合標準,則信號輸出裝置進行具體錯誤信號的提醒,救援人員根據相應的提示信息進行具體操作的調整,準確度較高,該智能人工急救呼吸系統結構簡單、攜帶及使用方便、可以提供急救現場的救援指引,安全性較高。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內容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1的另一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南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南北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0143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牙頜口咽通氣道
- 下一篇:具有過濾功能的耳掛式吸氧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