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拉膜定位拉伸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20000019.0 | 申請日: | 2016-01-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52555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周穎;張皓哲;王鍵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穎 |
| 主分類號: | B29C55/12 | 分類號: | B29C55/1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張月光;林偉斌 |
| 地址: | 524001 廣東省湛江市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定位 拉伸 系統(tǒng)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拉膜定位拉伸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拉膜機的使用,往往會出現(xiàn)所拉出來的膜會在每段膜的長度不均等,而不均等的膜長會影響到使用它的客戶,在使用過程中可能需要多次調(diào)整才能滿足使用要求,對生產(chǎn)膜的廠家而言會產(chǎn)生不好的口碑,因此在制膜拉膜的過程中對膜進行二次拉伸是必須的。
實用新型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生產(chǎn)過程中能對膜進行二次拉伸達到使用要求的拉膜定位拉伸系統(tǒng)。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拉膜定位拉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tǒng)包括處理器、第一檢測模塊、推動模塊、第二檢測模塊和第三檢測模塊,所述第一檢測模塊、推動模塊、第二檢測模塊和第三檢測模塊均與處理器作信息傳遞連接;
所述第一檢測模塊,用于檢測膜的探測點并反饋信息給處理器;
所述推動模塊,用于推動膜表面進行拉伸;
所述第二檢測模塊,用于檢測膜的探測點并結合第一檢測模塊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由處理器計算膜所移動的距離;
所述第三檢測模塊,用于檢測膜的探測點是否通過,并將信息反饋給處理器,由處理器決定推動模塊的拉伸。
采用該技術方案的系統(tǒng),在膜通過第一檢測模塊后,第一檢測模塊檢測到膜上的探測點,由處理器得到信息反饋,然后繼續(xù)行進,第二檢測模塊探測探測點,計算第一段距離,膜繼續(xù)行進,當?shù)谝粰z測模塊探測到下一個探測點而第三檢測模塊還沒探測到前一個探測點時,處理器此時發(fā)送信息給推動模塊并往膜的方向進行推壓,使得膜的表面得到拉伸,繼而使第三檢測模塊探測到前一個探測點后再繼續(xù)推送膜。
采用該技術方案可以使得膜的拉伸自動化,省去人工成本與再次拉伸的費用,同時也能滿足每一段的膜距離一樣長。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技術方案:
系統(tǒng)還包括卡緊模塊,所述卡緊模塊與處理器作信息傳遞連接;所述卡緊模塊用于將膜固定。
設置的卡緊模塊可以使得推動模塊需要推動時,避免因為推動的時間而產(chǎn)生誤差,從而通過卡緊模塊將膜定住。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改進技術方案:
系統(tǒng)還包括深度模塊,所述深度模塊與處理器作信息傳遞連接;所述深度模塊用于測定推動模塊所推動的深度。
設置的深度模塊,可以經(jīng)由處理器計算推動模塊所需要推動的深度而由深度模塊將膜的深度信息反饋給處理器,由處理器確定推動模塊到什么程度則恢復原狀。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
采用該技術方案可以使得膜的拉伸自動化,省去人工成本與再次拉伸的費用,同時也能滿足每一段的膜距離一樣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拉膜定位拉伸系統(tǒng)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拉膜定位拉伸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tǒng)包括處理器1、第一檢測模塊2、推動模塊4、第二檢測模塊5和第三檢測模塊7,所述第一檢測模塊2、推動模塊4、第二檢測模塊5和第三檢測模塊7均與處理器1作信息傳遞連接;
所述第一檢測模塊2,用于檢測膜的探測點并反饋信息給處理器1;
所述推動模塊4,用于推動膜表面進行拉伸;
所述第二檢測模塊5,用于檢測膜的探測點并結合第一檢測模塊2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由處理器1計算膜所移動的距離;
所述第三檢測模塊7,用于檢測膜的探測點是否通過,并將信息反饋給處理器1,由處理器1決定推動模塊4的拉伸。
上述系統(tǒng)還包括卡緊模塊3,所述卡緊模塊3與處理器1作信息傳遞連接;所述卡緊模3塊用于將膜固定。
上述系統(tǒng)還包括深度模塊6,所述深度模塊6與處理器1作信息傳遞連接;所述深度模塊6用于測定推動模塊4所推動的深度。
采用該技術方案的系統(tǒng),在膜通過第一檢測模塊2后,第一檢測模塊2檢測到膜上的探測點,由處理器1得到信息反饋,然后繼續(xù)行進,第二檢測模塊5探測探測點,計算第一段距離,膜繼續(xù)行進,當?shù)谝粰z測模塊2探測到下一個探測點而第三檢測模塊7還沒探測到前一個探測點時,處理器1此時發(fā)送信息給推動模塊4并往膜的方向進行推壓,使得膜的表面得到拉伸,繼而使第三檢測模塊7探測到前一個探測點后再繼續(xù)推送膜。
采用該技術方案可以使得膜的拉伸自動化,省去人工成本與再次拉伸的費用,同時也能滿足每一段的膜距離一樣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穎,未經(jīng)周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200000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