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切換功能的微動態新型接骨釘組合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72611.7 | 申請日: | 2016-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612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0 |
| 發明(設計)人: | 薛妹妹 | 申請(專利權)人: | 薛妹妹 |
| 主分類號: | A61B17/68 | 分類號: | A61B17/68;A61B17/8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15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接骨釘 接駁 直接固定 傳統的 固定的 接骨板 可切換 組合本 墊圈 斷骨 愈合 受損 移動 申請 改進 | ||
本發明申請涉及一種在傳統的接骨釘上所實施的改進,即加上一個可切換功能的特殊墊圈,使被接骨釘所固定的待接駁的骨,能相對于接骨板作直接固定,或是微量的移動,從而實現“微動態”接駁,有利于受損的斷骨的重新愈合。
技術領域
本發明申請涉及一種骨外科手術領域中的骨固定器材,具體涉及一種骨釘。
背景技術
傳統的骨外科手術,如在處理肢體骨折時,一般會使用骨釘,穿過接骨板,然后植入待接駁的骨內,使得待接駁的肢體骨折的創傷面對接,然后形成剛性固定,待相鄰的創傷面自然愈合。但據臨床試驗證明,相鄰的創傷面,若在適當固定后,依然能保持稍微的相對活動,則能刺激創傷面的加快愈合;而且其愈合速度及效果,比完全強制性固定的效果明顯。人們在圍繞如何能達到“適當固定后,依然能保持稍微的相對活動”的臨床目標上,亦試圖進行各得嘗試,如公開(公告)號:CN202515765U,名稱為“動力鎖定螺釘”的發明專利,雖然亦能實現臨床功能,但因其制作復雜,且在植入骨頭時,其扭矩極容易造成返松,故此,臨床效果值得商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申請,針對如何在“適當固定后,依然能保持稍微的相對活動”的臨床目標上,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制作容易,操作便利,且能通過簡單的操作,即增加了可實現“剛性固定”與“稍微的相對活動”之間的切換,從而簡化了后勤備貨等問題。
其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微動態新型接骨釘組合,包括經改進后的接骨釘、特殊的墊圈,以及相配合的接骨板。
進一步地,這種改進后的接骨釘,不是直接與接骨板接觸,而是在在兩者之間,裝置有一個與接骨釘配合使用的特殊墊圈。
進一步地,這種改進后的接骨釘,其頂部設有供旋具用的槽,而底部則有一組凸出的半圓柱狀的卡位。
進一步地,這種特殊墊圈,其頂部亦設有供旋具用的槽,而在中空內腔的內底面,則設有一組與接骨釘的凸出的半圓柱狀的卡位相配合的凹槽,但此凹槽與頂部的槽呈立體交叉垂直。
進一步地,這種特殊墊圈,其內腔與接骨釘的柱狀面相匹配,其外表面則與接骨板相匹配,可以是柱狀,亦可以是半球狀。
進一步地,這種特殊墊圈,其內腔與接骨釘亦可以是螺紋配合;用螺紋副的上下相對 移動,實現接骨釘的卡位與特殊墊圈的凹槽的兩種狀態的切換。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申請的實施例一的二維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申請的實施例一的各零件的效果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申請的實施例一的裝配效果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申請的實施例一的處于“間隙約束”狀態時的效果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申請的實施例一的處于“緊迫抵壓”狀態時的效果示意圖;
其中:1、接骨釘;11、接骨釘頂部的槽;12,接骨釘的外圓柱面;13,接骨釘底部的凸出的卡位;14,接骨釘的底面;15,接骨釘的頂面;
2,特殊墊圈;21,墊圈頂部的槽;22,墊圈的外圓柱面;23,墊圈內腔底面的凹槽;24,墊圈內腔的內底面;25,墊圈的頂面;26,墊圈的外底面;27,墊圈的內腔的圓柱面;
3,接骨板;31,接骨板的連接面;32,接骨板的內圓柱面;
4,待接駁的骨;41,微動端;42,固定端;43,骨的待接駁面;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薛妹妹,未經薛妹妹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7261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