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應用物聯網傳感器監測久坐者的防頸椎病的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69225.2 | 申請日: | 2016-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693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0 |
| 發明(設計)人: | 尚佐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江灣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B21/24 | 分類號: | G08B21/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信號處理模塊 機器視覺模塊 位置檢測模塊 顯示報警模塊 信號輸出端 信號輸入端 傳感器監測 頸椎病 物聯網 久坐 揚聲器 空間檢測單元 位移傳感器 檢測模塊 連接位置 雙攝像機 微處理器 比較器 顯示屏 應用 | ||
本裝置公開了應用物聯網傳感器監測久坐者的防頸椎病的裝置,包括機器視覺模塊,位置檢測模塊,信號處理模塊,顯示報警模塊;機器視覺模塊的信號輸出端連接位置檢測模塊的信號輸入端,位置檢測模塊的信號輸出端連接信號處理模塊的信號輸入端,信號處理模塊的信號輸出端連接顯示報警模塊的信號輸入端;機器視覺模塊由雙攝像機及空間檢測單元構成,位置檢測模塊由位移傳感器構成,信號處理模塊由微處理器及線性比較器構成,顯示報警模塊由揚聲器及顯示屏構成。
技術領域
本發明歸屬于電子學、信息學等領域,涉及圖像處理技術、幾何測量技術、微處理器技術等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應用物聯網傳感器監測久坐者的防頸椎病的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現代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向室內辦公。室內辦公,有其特殊環境和特殊的工作方式,所以易引起一些職業性病變,頸椎病便是其中之一。日日伏案的人少有頸椎好的,但大多又不自知,常常是發展到頭暈、頭痛嚴重,甚至手臂麻木、視覺障礙之后,才想起來去醫院看一看。而此時,頸椎病可能已經發展到了很嚴重的地步。因此避免頸椎病要從預防開始,避免長時間的久坐和長時間的保持頸部單一動作造成的血脈不通。
現有技術還不能完善的解決上述現象所涉及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應用物聯網傳感器監測久坐者的防頸椎病的裝置可以很好地適應市場需求,應用物聯網技術,利用傳感器感知人體生命體征情況、久坐時間和頸部情況,有針對的對久坐者提出提醒,避免久坐造成的頸部不適,預防頸椎病的發生,為疾病尤其是頸椎病的預防防治提供了一個有實用價值的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提供一種應用物聯網傳感器監測久坐者的防頸椎病的裝置,應用物聯網技術,利用傳感器感知人體生命體征情況、久坐時間和頸部情況,有針對的對久坐者提出提醒,避免久坐造成的頸部不適,預防頸椎病的發生,為疾病尤其是頸椎病的預防防治提供了一個有實用價值的技術方案。
本發明硬件由機器視覺模塊,位置檢測模塊,信號處理模塊,顯示報警模塊組成,其中,所述的機器視覺模塊由雙攝像機及空間檢測單元構成;所述的位置檢測模塊由位移傳感器構成;所述的信號處理模塊由微處理器及線性比較器構成;所述的顯示報警模塊由揚聲器及顯示屏構成。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應用物聯網傳感器監測久坐者的防頸椎病的裝置,包括機器視覺模塊,位置檢測模塊,信號處理模塊,顯示報警模塊;其特征在于:機器視覺模塊的信號輸出端連接位置檢測模塊的信號輸入端,位置檢測模塊的信號輸出端連接信號處理模塊的信號輸入端,信號處理模塊的信號輸出端連接顯示報警模塊的信號輸入端。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1.操作簡單,體驗獨特;2.安裝簡便,體積小巧; 3.識別準確、動態監測、方便實用。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發明應用物聯網傳感器監測久坐者的防頸椎病的裝置的框圖;圖2 是本發明應用物聯網傳感器監測久坐者的防頸椎病的裝置的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應用物聯網傳感器監測久坐者的防頸椎病的裝置,包括機器視覺模塊,位置檢測模塊,信號處理模塊,顯示報警模塊;其特征在于:機器視覺模塊的信號輸出端連接位置檢測模塊的信號輸入端,位置檢測模塊的信號輸出端連接信號處理模塊的信號輸入端,信號處理模塊的信號輸出端連接顯示報警模塊的信號輸入端。
所述的機器視覺模塊由雙攝像機及空間檢測單元構成。
所述的位置檢測模塊由位移傳感器構成。
所述的信號處理模塊由微處理器及線性比較器構成。
所述的顯示報警模塊由揚聲器及顯示屏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江灣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江灣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6922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