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卸糧糧倉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68983.2 | 申請日: | 2016-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1301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胡小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盧永英 |
| 主分類號: | A01F25/14 | 分類號: | A01F25/14;A01F25/20;A01F25/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 糧倉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糧倉結構設計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動卸糧糧倉。
背景技術
糧食問題是當今舉世矚目的迫切問題之一,我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糧食,有了糧食國家才能穩定健康地發展工業、國防、服務業、科學文化事業等。糧食問題不僅是經濟和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和安全問題。伴隨綠色食品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糧食綠色儲藏技術在我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中國儲糧生態系統理論體系”的指導下,我國的糧食儲藏理念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糧食儲藏技術正在由傳統儲糧技術向綠色儲糧技術發展,由粗放型倉儲管理向精細化倉儲管理發展。
目前傳統的糧倉,大多采用單體設計,只能同時儲放一種糧食,功能單一。也有部分糧倉采用雙體設計,但是卻采用兩套單獨的卸糧裝置各自卸糧,導致占地較大,成本較高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占用空間較小,成本較低的電動卸糧糧倉。
實現本發明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電動卸糧糧倉,包括雙體倉庫和設置在雙體倉庫下方的卸糧裝置;雙體倉庫具有并排設置的第一倉庫和第二倉庫;其特征在于:第一倉庫的底部呈錐狀,其底部中心處具有第一出料口;第二倉庫的底部也呈錐狀,其底部中心處具有第二出料口;雙體倉庫的下部設有四根撐柱,雙體倉庫通過該四根撐柱站立在地面上;卸糧裝置包括內設第一卸糧通道和第二卸糧通道的箱體、用于卸載第一倉庫儲糧的第一絞龍、用于卸載第二倉庫儲糧的第二絞龍以及用于帶動第一絞龍和第二絞龍轉動的驅動裝置;箱體的頂端設有第一進糧口和第二進糧口,箱體的底端設有第一出糧口和第二出糧口;第一進糧口作為第一卸糧通道的進口,第一出糧口作為第一卸糧通道的出口;第二進糧口作為第二卸糧通道的進口,第二出糧口作為第二卸糧通道的出口;第一絞龍包括第一從動齒輪,第二絞龍包括第二從動齒輪;驅動裝置包括設有驅動輪的驅動電機和聯動切換裝置;聯動切換裝置包括架體、傳動輪組、固定設置在架體上的導向板和聯動齒輪組件;傳動輪組包括傳動軸以及固定設置在傳動軸上的傳動皮帶輪和傳動齒輪;導向板上設有導向孔;聯動齒輪組件包括聯動齒輪和用于限位聯動齒輪沿導向孔往復滑動的導向件;導向件位于導向孔中,當導向件滑動至導向孔的一端時,傳動齒輪通過聯動齒輪帶動第一從動齒輪轉動,當導向件滑動至導向孔的另一端時,傳動齒輪通過聯動齒輪帶動第二從動齒輪轉動。
本發明具有以下積極技術效果:(1)本發明結構較為緊湊簡化,結構較為合理,兩個絞龍僅用同一驅動電機驅動,和傳統產品相比,節省了一臺驅動電機,不僅成本較低,也縮減了整體占用空間,有利于小型化,尤其是滿足載具安裝使用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第一種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糧倉中卸糧裝置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所示卸糧裝置從另一角度觀察時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2所示卸糧裝置的一種爆炸圖;
圖5是圖2所示卸糧裝置中聯動切換裝置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所示聯動切換裝置從另一角度觀察時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是圖5所示聯動切換裝置中聯動齒輪組件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是圖7所示聯動齒輪組件從另一角度觀察時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9是圖7所示聯動齒輪組件的一種側視圖;
圖10是圖9所示聯動齒輪組件的A-A線剖視圖;
圖11是本發明第二種結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12是圖11所示糧倉中信息采集儀的一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13是圖12所示信息采集儀的一種俯視圖;
圖14是圖12所示信息采集儀的一種爆炸圖;
圖15是圖12所示信息采集儀進一步分解的一種爆炸圖;
圖16是圖12所示信息采集儀的一種剖視圖;
圖17是圖12所示信息采集儀中筒殼的一種剖視圖;
圖18是圖12所示信息采集儀中行進滾管的一種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圖1至圖10顯示了本發明的第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施例是一種雙體電動卸糧糧倉,見圖1至圖10所示,包括雙體倉庫1和設置在雙體倉庫下方的卸糧裝置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盧永英,未經盧永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6898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