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污水處理方法及污水處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67279.5 | 申請日: | 2016-12-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457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03 |
| 發明(設計)人: | 宋岱峰;嚴善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美富特生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C02F9/14;C02F101/16;C02F10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水處理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除氮并且除硝態氮效果較好的污水處理方法以及污水處理系統。該方法包括以下操作:一、將待處理污水分流為第一水體和第二水體;二、將第一水體引入好氧除氮裝置中進行目標包括除氨氮的第一除氮處理,然后從該好氧除氮裝置引出含有經第一除氮處理產生的硝態氮的第三水體;三、分別將第二水體與第三水體引入并混合在厭氧除氮裝置中進行目標包括除硝態氮的第二除氮處理,然后從該厭氧除氮裝置引出經第二除氮處理后的第四水體。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污水處理方法及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城鎮生活污水的處理方法普遍采用厭氧、好氧、缺氧、好氧的處理流程。如中國專利文獻CN101423294A所公開的污水處理方法即屬于此類方法。
該類方法處理后的目標水體一般能夠達到COD≤50mg/L、BOD5≤10mg/L、氨氮≤5(8)mg/L、總氮≤15mg/L、總磷≤0.5mg/L、SS≤15mg/L的排放標準;但是,目標水體中總氮和總磷的濃度一般較為接近排放標準所規定的上限;并且,目標水體中的總氮一般多為硝態氮。
盡管因上述方法能夠達到排放標準而使本領域較為忽視對顯著改善總氮、總磷去除效果的技術方案的研究,但本申請的發明人還是意識到開發效果更好的污水處理技術的重要性,以滿足提高污染物排放指標的現實緊迫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除氮并且除硝態氮效果較好的污水處理方法以及污水處理系統。
本發明的污水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一、將待處理污水分流為第一水體和第二水體;
二、將第一水體引入好氧除氮裝置中進行目標包括除氨氮的第一除氮處理,然后從該好氧除氮裝置引出含有經第一除氮處理產生的硝態氮的第三水體;
三、分別將第二水體與第三水體引入并混合在厭氧除氮裝置中進行目標包括除硝態氮的第二除氮處理,然后從該厭氧除氮裝置引出經第二除氮處理后的第四水體。
上述方法的技術構思源于發明人對背景技術中描述的現有污水處理方法除氮效果欠佳的原因的具體分析和基于分析結論所作出的有針對性的技術創新。
由于排放標準對于目標水體中總氮和氨氮的濃度均有要求,對于采用厭氧、好氧、缺氧、好氧的處理流程或與其類似的處理流程的污水處理方法,氨氮主要在前端的好氧段通過硝化作用轉化為硝態氮而得以去除;總氮(包括硝態氮)則主要在該好氧段后續的缺氧段通過反硝化作用去除。反硝化作用的原理在于:通過反硝化菌在溶解氧濃度極低或缺氧情況下利用硝酸鹽中氮作為電子受體,氧化有機物,從而將硝酸鹽中的氮還原成氮氣。因此,反硝化作用需要一定濃度的COD作為反硝化反應的碳源。然而,由于缺氧段之前的厭氧段和好氧段已經消耗了污水中大量的COD,導致缺氧段因缺少碳源進而影響了反硝化效果,因此,采用厭氧、好氧、缺氧、好氧的處理流程或與其類似的處理流程的污水處理方法往往對總氮的去除效果欠佳。
本發明的上述污水處理方法首先將待處理污水分流為第一水體和第二水體,然后將第一水體引入好氧除氮裝置中進行目標包括除氨氮的第一除氮處理,在好氧條件下氨氮通過硝化作用轉化為硝態氮而得以去除,同時第一水體中的大量COD被氧化去除;此后,第三水體進入厭氧除氮裝置中,此外,進入厭氧除氮裝置中的還有從待處理污水中分流出的第二水體。由于第二水體來源于待處理污水并保留了較高濃度的COD,故第二水體與第三水體混合后的COD濃度高于第三水體的COD濃度,因此,在進行目標包括除硝態氮的第二除氮處理時碳源得到更好的保障,通過反硝化作用可有效的去除水中的硝態氮。
本發明的上述污水處理方法還可以包括以下操作:四、將所述第四水體引回好氧除氮裝置;以及五、從好氧除氮裝置引出作為目標水體來源的第五水體。由此,第五水體中氨氮和總氮的濃度均可得以到更有效的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美富特生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四川美富特生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6727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