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泥漿脫水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65862.2 | 申請日: | 2016-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888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梁建雄;周少奇;劉亞南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綠建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1/14 | 分類號: | C02F11/14;C02F11/12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江裕強,何淑珍 |
| 地址: | 528000 廣東省佛山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泥漿 脫水 方法 裝置 | ||
1.一種建筑泥漿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漿分砂機(1)、全自動攪拌裝置(2)、動態混合器(3)、洗砂機(4)、泥漿罐(5)、壓濾機(6)和柱塞泵(7);
所述泥漿分砂機(1)的進料口連接進泥管道,進泥管道上設置有立式抽漿泵,所述泥漿分砂機(1)的出砂口與所述洗砂機(4)的進料端連通;所述泥漿分砂機(1)的出料端通過管道連接于動態混合器(3),管道上設置有管道泵;所述全自動攪拌裝置(2)設于動態混合器(3)的一側,所述全自動攪拌裝置(2)與動態混合器(3)通過管道連接,所述全自動攪拌裝置(2)的一側依次設有泥漿罐(5)、柱塞泵(7)和壓濾機(6),動態混合器(3)的出料端與泥漿罐(5)連接;泥漿罐(5)與柱塞泵(7)入料口連接,柱塞泵(7)出料口與壓濾機(6)入料口連接;所述泥漿罐(5)可采用泥漿池代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泥漿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動攪拌裝置包括桶體(21)、攪拌電機(22)、攪拌軸(23)、加料裝置(24)、回流管道(25)、出料口(26)和進料口(27);
所述攪拌軸(23)設置于所述桶體(21)的中心線上,所述攪拌軸(23)的上端通過聯軸器與攪拌電機(22)的輸出軸端連接,所述攪拌軸(23)的中下部為鏤空結構,所述攪拌軸(23)的鏤空結構設有均勻分布的長條形孔;
所述攪拌軸(23)的外表面設有一體成型的螺旋狀葉片(231),所述螺旋狀葉片(231)的表面為彎曲面,所述螺旋狀葉片(231)的內側面設有支撐架(232);
所述進料口(27)設于桶體(21)的上方,所述出料口(26)設于桶體(21)的下方,所述出料口(26)設有旋鈕開關;
所述回流管道(25)的一端設于桶體(21)的底部,回流管道(25)的另一端設于桶體(21)的上部;
所述加料裝置(24)設于桶體(21)的上部,所述加料裝置(24)包括加料箱(241)和送料管道(242);
所述加料箱(241)設于桶體(21)的上部并位于所述攪拌電機(22)的一側,所述加料箱(241)的底部設有通孔,所述送料管道(242)的一端設于所述通孔內,送料管道(242)的另一端連接于攪拌軸(23)的鏤空結構中。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泥漿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漿分砂機(1)包括機架(11)、篩箱(12)、中轉箱(13)、浮球裝置、儲料箱(14)、旋流器(15)、渣漿泵和管道泵;
所述中轉箱(13)設于機架(11)的底部,所述篩箱(12)設于中轉箱(13)的上部,所述篩箱(12)的出料口設有渣石下料口,所述中轉箱(13)的一端設有所述渣漿泵,所述渣漿泵的出漿端與旋流器(15)的一端相連接,所述旋流器(15)溢流口與儲料箱(14)的內部通過管道連接,所述儲料箱(14)設有第一分支管道和第二分支管道,所述第一分支管道與所述浮球裝置連通,所述第二分支管道與所述管道泵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泥漿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砂機(4)為輪斗式洗砂機,所述洗砂機(4)包括洗砂箱(41)、葉輪(42)、飛輪(43)和電動機;
所述葉輪(42)設于洗砂箱(41)內并部分暴露在洗砂箱(41)的上部,且葉輪(42)不與洗砂箱(41)的底部接觸;所述飛輪(43)固定于葉輪(42)的內部并與葉輪(42)同軸轉動,所述電動機設于飛輪(43)的一側,所述電動機的輸出端通過傳動皮帶與飛輪(43)連接并同步轉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建筑泥漿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態混合器(3)包括驅動電機(31)、心軸(32)、輸送管(33)、混合器機架(34)、攪拌葉片、進料管(35)和出料管(36);
所述驅動電機(31)和輸送管(33)設于混合器機架(34)上,所述心軸(32)貫穿設置于輸送管(33)內,所述驅動電機(31)驅動所述心軸(32)轉動,所述輸送管(33)的兩端分別設置有垂直于輸送管(33)的進料管(35)和出料管(36),所述進料管(35)與全自動攪拌裝置(2)的出料端和泥漿分砂機(1)的出料端通過管道連通,所述進料管(35)與泥漿分砂機(1)的出料端的管道上設置有管道泵,所述進料管(35)與全自動攪拌裝置(2)的出料端的管道上設置有螺桿泵或螺桿泵;所述出料管(36)與泥漿罐(5)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綠建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未經佛山市綠建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6586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