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污泥碳化工藝的熱交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64122.7 | 申請日: | 2016-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43230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鐳;高玉君;王建宏;周業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順鴻金建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7/16 | 分類號: | F28D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吳歡燕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熱交換器組 熱交換單元 熱交換裝置 熱交換 污泥碳化 后熱交換器 前熱交換器 并聯 工業固體廢物 熱交換介質 熱效率 工作連續 后續裝置 碳化系統 物料輸送 污泥水 保證 市政 | ||
1.一種用于污泥碳化工藝的熱交換裝置,包括前熱交換單元和后熱交換單元,所述前熱交換單元的物料出口用于連接反應器的物料入口,所述后熱交換單元的物料入口用于連接所述反應器的物料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熱交換單元包括并聯的多個前熱交換器組,且多個所述前熱交換器組交替工作,和/或,所述后熱交換單元包括并聯的多個后熱交換器組,且多個所述后熱交換器組交替工作;
所述前熱交換單元包括用于熱交換介質流通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所述后熱交換單元包括用于熱交換介質流通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入口通過第一管路連接所述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連接所述第二入口,使得所述前熱交換單元和所述后熱交換單元之間形成熱交換介質的第一循環回路;
所述前熱交換器組的數量為兩個,且分別包括三臺串聯的前熱交換器,沿著物料流通方向依次為一級前熱交換器、二級前熱交換器和三級前熱交換器,所述第一入口設置在所述三級前熱交換器一側,所述第一出口設置在所述一級前熱交換器一側;
所述二級前熱交換器和三級前熱交換器之間,靠近所述二級前熱交換器設置有用于熱交換介質流通的第三入口,靠近所述三級前熱交換器設置有第三出口;所述第三入口通過第二管路連接所述第二出口,使得所述一級前熱交換器、二級前熱交換器和所述后熱交換單元之間形成熱交換介質的第二循環回路,且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擇一導通;
所述第三出口通過第三管路連接所述第一入口,使得所述三級前熱交換器自身形成熱交換介質的第三循環回路;所述第二管路導通時,所述第三循環回路接通;所述第一管路導通時,所述第三循環回路斷開;
所述第三管路接入到介質熱交換器中,且所述介質熱交換器通過接入高溫換熱管道給所述第三管路中的熱交換介質升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泥碳化工藝的熱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入口和所述第三出口之間連接有開關閥,且所述第一管路導通時,所述開關閥接通,所述第二管路導通時,所述開關閥斷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污泥碳化工藝的熱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器的加熱介質入口連接熱源裝置的出口,所述反應器的加熱介質出口通過第四管路連接所述熱源裝置的回流口,并在所述反應器和所述熱源裝置之間形成循環加熱回路;所述第四管路上并聯有所述高溫換熱管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污泥碳化工藝的熱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溫換熱管道和所述第四管路上分別設置有流量調節閥,用于調節所述高溫換熱管道和所述第四管路中加熱介質的流量。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污泥碳化工藝的熱交換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源裝置為導熱油爐,所述加熱介質為導熱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順鴻金建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北京順鴻金建環境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64122.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