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壓試驗裝置及其應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63497.1 | 申請日: | 2016-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721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04 |
| 發明(設計)人: | 嚴國仙;汪洪濤;張亦弛;韓舉宇;周慶豐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政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3/28 | 分類號: | G01M3/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438 上海市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壓 試驗裝置 及其 應用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壓試驗裝置及其應用方法。所述水壓試驗裝置包括封堵螺栓、套筒、連接螺栓、分流器和試壓泵。封堵螺栓包括頭部和螺桿,頭部開設有凹陷部,套筒蓋設于頭部,套筒設有安裝孔;連接螺栓一端位于套筒內并通過凹陷部與封堵螺栓連接,另一端伸出套筒外并與套筒連接;分流器包括分流管,分流管上設有閥門,分流管與安裝孔連接。試壓泵包括出水管,出水管與分流器連接。上述水壓試驗裝置無需額外的人工在注漿孔周圍形成密閉空間,施工安全且方便,并且可以同時對多個注漿孔進行水壓試驗,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進度,并且拆卸方便,操作安全且方便。此外,上述水壓試驗裝置的應用方法步驟簡單,適于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木建筑領域,特別是涉及水壓試驗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背景技術
減阻泥漿系統作為長距離頂管頂力控制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能有效減少頂管摩擦力,從而減少在頂管施工過程中中繼件的使用數量,若注入的潤滑泥漿能在管子的外圍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泥漿套,則其減摩效果較好。一般情況摩阻力可由12KN/m2~30KN/m2減至3KN/m2~5KN/m2,甚至更小。此外,當管壁周圍形成完成泥漿套后,可通過減少頂進帶土現象達到控制沉降的目的。因此泥漿套形成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減阻的效果。
一般地,采用頂管機同步注漿和管段補漿兩種方式進行減阻,即頂管機的機尾環向設置注漿環,泥漿由此在管外壁形成泥漿套;其后管段部分在頂進時分步、同時補漿,補漿孔環形布置。考慮DN3800管道直徑較大,每環設置4~6個注漿孔,60度間隔布置。緊靠頂管機頭部的管節,每節布置一環,每一環設置4~6個注漿孔,其后約每隔兩節(12m)一環。并在實際頂管中視頂力大小做適當調整,每道補漿環有獨立閥門控制。完成頂進后,需進行對管周的泥漿套進行水泥漿置換,最后對這些泥漿孔進行封堵。檢驗封堵合格的標準是逐一進行水壓試驗。
在以往的注漿孔的水壓試驗施工中是采用單撐桿連接試壓套筒對注漿孔逐一試壓。具體步驟為:將注漿孔由套筒套住,下端由撐桿支撐,末端架設千斤頂,套筒的側面軟管連接手動試壓泵。試壓時,起升千斤頂,將套筒撐于管壁,保證試壓不泄露,采用手動試壓泵打壓進行水壓試壓。
然而,千斤頂升降速度較慢,并且測試其他注漿孔時需要不斷轉換施工位置,使得施工效率較低,影響施工進度;而且,千斤頂頂升進行試壓操作時容易出現打滑現象,存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施工效率高且安全的水壓試驗裝置及其應用方法。
一種水壓試驗裝置,包括:
封堵螺栓,包括頭部和螺桿,所述頭部開設有凹陷部;
套筒,蓋設于所述頭部,所述套筒設有安裝孔;
連接螺栓,一端位于所述套筒內并通過所述凹陷部與所述封堵螺栓連接,另一端伸出所述套筒外并與所述套筒連接;
分流器,包括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設有閥門,所述分流管與所述安裝孔連接;
試壓泵,包括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與所述分流器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分流器包括多個所述分流管,各個所述分流管均設有所述閥門。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安裝孔的中心線與所述連接螺栓垂直。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接螺栓通過螺母與所述套筒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凹陷部的內壁設有內螺紋,所述連接螺栓的端部設有與所述內螺紋匹配的外螺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彈性墊,所述彈性墊位于所述連接螺栓與所述套筒的連接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密封環,所述密封環位于所述安裝孔中。
上述水壓試驗裝置的應用方法,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政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政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6349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輥子輸送機用緩沖托輥
- 下一篇:高度可調節的礦用皮帶托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