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頭戴式顯示設備的指令識別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63211.X | 申請日: | 2016-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681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0 |
| 發明(設計)人: | 謝鄭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虛擬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 | 分類號: | G06F3/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頭戴式顯示設備 外設 指令識別 交互操作 空間運動 指令識別裝置 通信連接 顯示界面 檢測 佩戴 指令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頭戴式顯示設備的指令識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建立頭戴式顯示設備與手持式外設之間的通信連接;檢測所述手持式外設的空間運動姿態;確定所述檢測到的手持式外設的空間運動姿態對應的交互操作指令。本發明同時提供一種基于頭戴式顯示設備的指令識別裝置。本發明基于頭戴式顯示設備的指令識別方法及裝置,能夠使使用者在佩戴頭戴式顯示設備時,便捷地通過持握手持式外設對顯示界面中的內容進行交互操作,顯著地提升了頭戴式顯示設備使用者的操作體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智能可穿戴設備與人機交互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頭戴式顯示設備的指令識別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技術通過計算機系統模擬出虛擬的三維世界,借助顯示系統和交互系統,向使用者提供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體驗,同時使用者能夠與虛擬場景進行互動交互,帶給使用者身臨其境的感受。因此,交互技術是虛擬現實系統實現的關鍵性技術之一,決定了使用者如何在虛擬世界中與目標進行互動。
現有技術方案中,頭戴式顯示設備通過檢測使用者的頭部動作,控制顯示內容切換、光標或錨點移動等,從而完成視角轉換、菜單選擇或內容輸入等基礎的交互操作。然而,基于頭部運動檢測的交互操作方式,用戶操作的復雜度高,操作精度低,無法適用于要求高精度、低時延的交互操作場景中。因此,如何提升使用者在虛擬現實世界體驗的真實感與操作效率,是虛擬現實交互技術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頭戴式顯示設備的指令識別方法及裝置,配合手持式外設,降低頭戴式顯示設備使用者進行交互操作的復雜度,提高交互操作效率。
有鑒于此,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基于頭戴式顯示設備的指令識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建立頭戴式顯示設備與手持式外設之間的通信連接;檢測所述手持式外設的空間運動姿態;確定所述檢測到的手持式外設的空間運動姿態對應的交互操作指令。
優選地,所述確定所述檢測到的手持式外設的空間運動姿態對應的交互操作指令的步驟之前,還包括:確定所述頭戴式顯示設備當前顯示界面中的交互場景。
優選地,所述確定所述檢測到的手持式外設的空間運動姿態對應的交互操作指令的步驟,具體為:根據所述交互場景,確定在所述交互場景中,所述檢測到的手持式外設的空間運動姿態對應的交互操作指令。
優選地,所述確定所述檢測到的手持式外設的空間運動姿態對應的交互操作指令的步驟之后,還包括:根據所述檢測到的手持式外設的空間運動姿態對應的交互操作指令,對所述交互場景中的交互控件進行交互操作。
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基于頭戴式顯示設備的指令識別裝置,包括:外設連接模塊:用于建立頭戴式顯示設備與手持式外設之間的通信連接;運動檢測模塊:用于檢測所述手持式外設的空間運動姿態;指令確定模塊:用于確定所述檢測到的手持式外設的空間運動姿態對應的交互操作指令。
優選地,所述基于頭戴式顯示設備的指令識別裝置,還包括:場景確定模塊:用于確定所述頭戴式顯示設備當前顯示界面中的交互場景。
優選地,所述指令確定模塊,還用于:根據所述交互場景,確定在所述交互場景中,所述檢測到的手持式外設的空間運動姿態對應的交互操作指令。
優選地,所述基于頭戴式顯示設備的指令識別裝置,還包括:操作執行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檢測到的手持式外設的空間運動姿態對應的交互操作指令,對所述交互場景中的交互控件進行交互操作。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頭戴式顯示設備,包括上述基于頭戴式顯示設備的指令識別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虛擬世界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虛擬世界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6321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