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煙氣濕法脫硫、除塵一體化裝置及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61708.8 | 申請日: | 2016-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224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2-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岳軍;李澤清;吳忠標;葉濤;陳美秀;莫建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天藍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80 | 分類號: | B01D53/80;B01D53/50;B01D53/00;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33224 杭州天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黃平英 |
| 地址: | 31120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煙氣 濕法 脫硫 除塵 一體化 裝置 工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煙氣濕法脫硫、除塵一體化裝置及工藝,原煙氣進入吸收塔后依次穿過托盤層、噴淋層、超細霧化降溫區、旋流除霧層后從吸收塔出口排出,托盤層對進入吸收塔的煙氣進行整流后,煙氣經托盤層整流后在吸收塔截面上以均勻的流速上升,煙氣中的SO2被吸收、脫除,脫硫后帶有細小漿液液滴和粉塵的飽和煙氣經霧化噴淋進行降溫,煙氣中的細小霧滴和粉塵得到降溫并冷凝沉降到塔釜漿液池,過飽和煙氣攜帶細小霧滴繼續上升經過旋流、撞擊富集去除,潔凈煙氣排出。本發明不僅可以提高SO2脫除效率,而且還可以顯著提高吸收塔的除塵效率;實現煙氣超低排放。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濕法脫硫、除塵協同工藝,屬于資源與環境保護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近年來火力發電快速發展,SO2排放量逐年上升,造成酸雨不斷加劇。另外煙囪排放的尾氣中含有大量的微顆粒粉塵,造成許多城市霧霾現象頻發,嚴重危害人類健康。針對日益嚴峻的大氣污染問題,國家和地方相關部門出臺了一些嚴格大氣污染防治計劃,要求新建或在建火電機組必須達到燃氣機組排放的要求,排放的煙氣中SO2≤35mg/Nm3,粉塵≤5mg/Nm3,NOx≤50mg/Nm3,實現超低排放。
燃煤電廠煙氣中污染物超低排放主要涉及煙塵、SO2和NOx的排放,現階段的難點是如何實現高效除塵。針對燃煤電廠煙氣排放污染物中粉塵濃度低于5mg/Nm3排放標準,目前國內廣泛采用兩種技術路線,一種是煙氣末端采用濕電除塵技術路線;另外一種則是非濕電高效除塵(除霧)技術路線。
在常規煙氣治理末端增加濕電除塵器,以達到超低粉塵排放控制,該技術實施內容單一,但是存在初期投資費用高、運行維護費用高以及長期運行易造成設備腐蝕、沖洗液二次污染等缺點。
高效旋流離心式除塵(除霧)器應用于非濕電除塵(除霧)工藝上,吸收塔內經噴淋降溫飽和后的煙氣中含有大量細小霧滴,利用這些大量細小霧滴高速運動條件下增加粉煤灰顆粒與霧滴碰撞的概率,霧滴與粉煤灰顆粒凝聚從而實現對此部分極微小粉煤灰塵和霧滴的捕獲脫除。高效旋流離心式除霧(除塵)器具有初投資省、運行費用低、占地空間少及便于改造等優勢,同時可實現5mg/Nm3達標排放的可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濕法脫硫、除塵協同工藝,該工藝不僅可以提高 SO2脫除效率,而且還可以顯著提高吸收塔的除塵效率;采用該工藝治理的煙氣得到高效凈化,凈煙氣中的SO2含量小于30mg/Nm3、煙塵含量小于5mg/Nm3,實現煙氣超低排放。
一種煙氣濕法脫硫、除塵協同處理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原煙氣進入吸收塔后依次穿過托盤層、噴淋層、超細霧化降溫區、旋流除霧層后從吸收塔出口排出,托盤層對進入吸收塔的煙氣進行整流后,煙氣在吸收塔截面上以均勻的流速上升,煙氣中的SO2與托盤上方積液層和噴淋層漿液接觸被吸收、脫除,脫硫后帶有細小漿液液滴和粉塵的飽和煙氣經過超細霧化降溫區,霧化噴淋進行降溫,煙氣中的細小霧滴和粉塵得到降溫并冷凝凝聚成粒徑較大的液滴沉降到塔釜漿液池,過飽和煙氣攜帶細小霧滴繼續上升進入旋流除霧器層,經過旋流、撞擊富集去除,處理后的潔凈煙氣從吸收塔出口排出。
優選地,超細霧化降溫區內霧化液體的液氣比為0.01-0.15L/Nm3,霧化液滴的粒徑為20-100μm。本發明中霧化液體的液氣比是根據降溫冷凝效果和系統水平衡需要綜合確定的,太大系統的工藝水無法平衡,太小達不到降溫效果,上述霧化粒徑是根據旋風筒的結構特性和粉塵捕集效率綜合優選得到。
優選地,超細霧化降溫區內煙氣溫度下降3-8℃。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天藍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天藍環保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6170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