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學鏡片冷加工固定盤以及固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60511.2 | 申請日: | 2016-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8423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常福;朱小龍;孫志強;黃龍;劉夢函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陽英銳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13/005 | 分類號: | B24B13/005 |
| 代理公司: | 鄭州知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發軍 |
| 地址: | 4730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學鏡片 冷加工 固定 以及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光學鏡片冷加工固定盤,包括剛性材料制成的盤體,所述盤體的表面設置加工槽,所述加工槽的槽底設置有避空槽,所述加工槽的槽底為環形平臺,所述環形平臺內側設置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內設置第一氣囊,所述加工槽的側壁設置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二固定槽內設置第二氣囊,兩個氣囊通過進氣管與加壓氣泵連接,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之間設置液態金屬注入回收機構、加熱機構和制冷機構;一種光學鏡片冷加工固定盤的固定方法,通過液態金屬的狀態轉變實現對鏡片的固定,本發明通過液態金屬狀態的改變來固定光學鏡片,對光學鏡片的固定效果非常好,在打磨加工時能夠保證鏡片不會發生一點點移動,保證加工的精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鏡片冷加工模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光學鏡片冷加工固定盤以及固定方法。
背景技術
在國際光電產業結構調整、產業轉移趨勢下,世界范圍內的光學冷加工產能均大規模向中國轉移,我國已逐漸成為全世界光學冷加工的制造中心,光學制造能力已超過了每年五億件。光學鏡片需要經過銑磨、精磨等幾步冷加工工藝制成。光學鏡片冷加工工藝需要精度較高的工裝,使得光學鏡片能夠達到所需的精度。光學鏡片冷加工工藝有如下幾步:
第1道:銑磨,是去除鏡片表面凹凸不平的氣泡和雜質 (約0.05-0.08),起到成型作用;
第2道:精磨工序,是將銑磨出來的鏡片,將其破壞層給消除掉,固定 R 值;
第3道:拋光工序,是將精磨鏡片在一次拋光,這道工序主要是把外觀做的更好;
第4道:清洗工序,是將拋光過后的鏡片將起表面的拋光粉清洗干凈,防止磨損鏡片;
第5道:磨邊,是將原有鏡片外徑將其磨削到指定外徑;
第6道:鍍膜 , 是將有需要鍍膜鏡片表面鍍上一層或多層的有色膜或其他膜;
第7道:涂墨,是將有鏡片需要防止反光在其外緣涂上一層黑墨;
第8道:膠合,是將有 2 個 R 值相反大小和外徑材質一樣的鏡片用膠將其聯合;
特殊工序:多片加工 ( 成盤加工 ) 和小球面加工線切割,根據不同的生產工藝,工序也會稍有出入,如涂墨和膠合的先后次序。
銑磨、精磨和拋光等工序需要加工盤等工裝,為避免加工盤在加工時對鏡片產生振動磨損,目前一直沿用采用彈性材質制成的彈性盤,但是,在加工光學鏡片的過程中,由于彈性盤的彈性晃動,光學鏡片的定位差,容易被加工損壞,報廢率高。所以傳統的彈性盤在加工過程中容易產生產品品質不穩定,鏡片報廢率過高問題,滿足不了用戶的技術要求。
申請號為201120121950.1的實用新型涉及光學加工模具,具體為一種光學冷加工多片夾具。光學冷加工多片夾具,由夾具基板、夾具緣、夾具定位面、泡棉組成,其特征在于夾具定位面與鏡片定位面之間的間隙設置泡棉,泡棉厚度 0.75mm,泡棉距夾具定位面0.02mm,夾具緣設置在夾具基板緣。本實用新型可簡化生產工藝,不用返修印子,降低生產成本。該專利就是采用彈性的固定盤,不利于鏡片的打磨,產品質量不穩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光學鏡片冷加工固定盤以及固定方法,通過液態金屬狀態的改變來固定光學鏡片,對光學鏡片的固定效果非常好,在打磨加工時能夠保證鏡片不會發生一點點移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陽英銳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陽英銳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6051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除毛刺機
- 下一篇:一種機械手表擺錘的自動磨削機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