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燃料電池電動車低壓配電盒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60307.0 | 申請日: | 2016-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686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16 |
| 發明(設計)人: | 肖紅千;房永強;蔡濟鈞;劉元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6/023 | 分類號: | B60R16/023;B60L1/00 |
| 代理公司: | 廈門智慧呈睿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魏思凡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燃料電池 電動車 低壓配電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燃料電池電動車低壓配電盒,包括殼體及設置于殼體中的常電電源配電電路、ACC檔電源配電電路、第一低壓配電繼電器、ON檔電源配電電路、第二低壓配電繼電器、第三低壓配電繼電器及多個保險片;常電電源配電電路的前端連接鉛酸電池的正極,后端配置相應規格的保險片后與負載部件連接;ACC檔電源配電電路及ON檔電源配電電路的前端分別通過第一低壓配電繼電器及第二低壓配電繼電器與鉛酸電池正極連接,后端配置相應規格的保險片后與負載部件連接;整車控制器連接ACC檔開關及ON檔開關,輸出端分別連接第一低壓配電繼電器、第三低壓配電繼電器,第三低壓配電繼電器再與第二低壓配電繼電器連接。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上述低壓配電盒的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動客車低壓配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燃料電池電動車低壓配電盒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的燃料電池電動車低壓配電系統采用分散式的低壓配電,燃料電池電堆,散熱系統、高壓DC/DC、預充盒、動力電池系統、電機多合一控制器、低壓DC/DC轉換器等燃料電池系統各部件的低壓電源是采用車輛鑰匙開關分散供電,即在線束上增加保險,增加繼電器。這種配電方式的各配繼電器、保險片分布在各處,線束設計復雜,布線雜亂,當車輛出現問題時,排查問題困難;存在絕緣層磨損導致線路短路,從而導致車輛燃燒的風險;因為布線雜亂,整車電磁干擾會更大,需要針對此問題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燃料電池電動車低壓配電盒及其控制方法,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燃料電池電動車低壓配電盒,包括殼體、常電電源配電電路、ACC檔電源配電電路、第一低壓配電繼電器、ON檔電源配電電路、第二低壓配電繼電器、第三低壓配電繼電器及多個保險片;所述常電電源配電電路、所述ACC檔電源配電電路、所述第一低壓配電繼電器、所述ON檔電源配電電路、所述第二低壓配電繼電器、所述第三低壓配電繼電器以及所述多個保險片均設置于所述殼體中;所述常電電源配電電路的前端連接鉛酸電池的正極,后端配置相應規格的保險片后與負載部件連接;所述ACC檔電源配電電路的前端通過第一低壓配電繼電器與鉛酸電池正極連接,后端配置相應規格的保險片后與負載部件連接;所述ON檔電源配電電路的前端通過第二低壓配電繼電器與鉛酸電池正極連接,后端配置相應規格的保險片后與負載部件連接;所述整車控制器連接ACC檔開關及ON檔開關,用于接收指令信號,所述整車控制器輸出端分別與所述第一低壓配電繼電器以及所述第三低壓配電繼電器連接,根據接收到的指令信號控制所述第一低壓配電繼電器以及所述第三低壓配電繼電器的開合;所述第三低壓配電繼電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低壓配電繼電器的開合。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低壓配電繼電器以及所述的第二低壓配電繼電器采用24V/250A繼電器;所述第三低壓配電繼電器采用24V/20A繼電器。
進一步的,所述常電電源配電電路、所述ACC檔電源配電電路、所述ON檔電源配電電路的后端配備多個電源輸出口及預留擴展口。
進一步的,包括第四低壓配電繼電器,所述整車控制器與所述第四低壓配電繼電器連接,用于控制所述第四低壓配電繼電器的開合;所述第四低壓配電繼電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低壓配電繼電器的開合。
進一步的,所述第四低壓配電繼電器采用24V/20A繼電器。
進一步的,所述的常電電源配電電路的負載部件包括整車控制器、動力電池系統、電機多合一控制器、低壓DC\DC轉換器;所述的ON檔電源配電電路的負載部件包括燃料電池電堆、散熱系統、高壓DC\DC轉換器、預充盒;所述ACC檔電源配電電路的負載部件包括燃料電池電堆。
進一步的,所述的鉛酸電池正極依次連接總電源開關、總保險片后分別連接常電電源配電路的前端、第一低壓配電繼電器、第二低壓配電繼電器。
進一步的,所述的總保險片采用250A的保險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未經廈門金龍旅行車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603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載智能交互設備的控制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潤滑油的合成方法、裝置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