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儀器儀表用陶瓷組件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255531.0 | 申請日: | 2016-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696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1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楊曉曼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盟習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7/17 | 分類號: | H01B7/17;H01B7/28;H01B7/29 |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志慧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19 | 代理人: | 宋西磊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濱海新區(qū)高新區(qū)華***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合帶 陶瓷化 無堿玻璃絲 高氧指數(shù) 隔氧層 屏蔽 填充 陶瓷化硅橡膠 導體 陶瓷組件 儀器儀表 耐火層 低煙無鹵外護套 鋼帶鎧裝層 屏蔽效果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儀器儀表用陶瓷組件,其結構包括:導體、屏蔽保護套、無堿玻璃絲填充、陶瓷化復合帶、高氧指數(shù)隔氧層、陶瓷化硅橡膠耐火層、陶瓷化復合帶、鋼帶鎧裝層、低煙無鹵外護套,所述導體與屏蔽保護套固定連接,所述屏蔽保護套與無堿玻璃絲填充固定連接,所述無堿玻璃絲填充固定裝設在陶瓷化復合帶內,所述陶瓷化復合帶與高氧指數(shù)隔氧層固定連接,所述高氧指數(shù)隔氧層與陶瓷化硅橡膠耐火層固定連接,本發(fā)明保護及屏蔽效果更好,實用性強。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是一種儀器儀表用陶瓷組件,屬于儀器儀表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儀表電纜主要是用于電子計算機系統(tǒng)、監(jiān)控回路、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的信號傳輸及檢測儀器、儀表連接用連接線,用于特殊場合如消防場所的儀表電纜必須具有絕緣抗干擾的性能,以前的儀器儀表線路的保護并不能很好的達到技術效果。
現(xiàn)有技術公開了申請?zhí)枮?01520707070.0的一種儀器儀表用陶瓷組件,該儀器儀表用陶瓷組件,包括陶瓷化硅橡膠護套、線纜孔保護套、線纜孔、緩沖墊層,所述陶瓷化硅橡膠護套內至少設置有兩個線纜孔保護套,所述線纜孔保護套內至少設置有兩個線纜孔,所述緩沖墊層設置在線纜孔保護套之間。本發(fā)明有效的利用了電子陶瓷管的絕緣性能,提高了儀器儀表的使用精度。但該儀器儀表用陶瓷組件的保護效果還不夠。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fā)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儀器儀表用陶瓷組件,以解決保護效果還不夠的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一種儀器儀表用陶瓷組件,其結構包括:導體、屏蔽保護套、無堿玻璃絲填充、陶瓷化復合帶、高氧指數(shù)隔氧層、陶瓷化硅橡膠耐火層、陶瓷化復合帶、鋼帶鎧裝層、低煙無鹵外護套,所述導體與屏蔽保護套固定連接,所述屏蔽保護套與無堿玻璃絲填充固定連接,所述無堿玻璃絲填充固定裝設在陶瓷化復合帶內,所述陶瓷化復合帶與高氧指數(shù)隔氧層固定連接,所述高氧指數(shù)隔氧層與陶瓷化硅橡膠耐火層固定連接,所述陶瓷化硅橡膠耐火層與陶瓷化復合帶固定連接,所述陶瓷化復合帶與鋼帶鎧裝層固定連接,所述鋼帶鎧裝層與低煙無鹵外護套固定連接,所述屏蔽保護套由內屏蔽、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外屏蔽、銅帶屏蔽組成,所述內屏蔽與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固定連接,所述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與外屏蔽固定連接,所述外屏蔽與銅帶屏蔽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內屏蔽與導體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銅帶屏蔽與無堿玻璃絲填充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高氧指數(shù)隔氧層的氧指數(shù)為38以上。
進一步地,所述無堿玻璃絲填充內至少設有兩個導體。
本發(fā)明在常溫下無味、耐高低溫、耐臭氧老化、耐老化、優(yōu)良的電金額元性能及良好的加工性能,在500度高溫甚至700度以上的火焰燒蝕下,硅橡膠形成堅硬的陶瓷化保護層,從而起到隔絕火焰、防火的作用,在火災情況下保證了電力、通訊的暢通,保護及屏蔽效果更好,實用性強。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yōu)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儀器儀表用陶瓷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導體-1、屏蔽保護套-2、無堿玻璃絲填充-3、陶瓷化復合帶-4、高氧指數(shù)隔氧層-5、陶瓷化硅橡膠耐火層-6、陶瓷化復合帶-7、鋼帶鎧裝層-8、低煙無鹵外護套-9、內屏蔽-201、交聯(lián)聚乙烯絕緣-202、外屏蔽-203、銅帶屏蔽-204。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fā)明實現(xiàn)的技術手段、創(chuàng)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盟習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未經(jīng)天津市盟習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5553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