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及其導電線路與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54140.7 | 申請日: | 2016-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275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4 |
| 發明(設計)人: | 胡友根;孫蓉;趙濤;朱朋莉;張愿;朱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1B1/22 | 分類號: | H01B1/22;H01B1/02;H01B5/14;H01B13/00;H05K1/0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誠輝律師事務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印刷 柔性 導電 漿料 及其 線路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其特征在于,其由復合導電顆粒和聚有機硅氧烷制成;所述復合導電顆粒為非金屬內核表面鍍有金屬表層的直徑不高于20μm的顆粒;所述導電漿料中不含有機溶劑或無機溶劑;
所述金屬表層中的金屬選自金、銀、銅、鎳、鋁、鎢、鐵、鈦、鈀、鉑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復合導電顆粒占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的質量百分數為50wt%~85wt%;
所述非金屬內核的密度為0.6-1.5g/cm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有機溶劑選自丙酮、丁酮、乙醇、甲醇、異丙醇、苯、甲苯、苯乙烯、正己烷、環己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醚、乙二醇單甲醚、乙腈、吡啶中的一種或多種;
無機溶劑選自水、液氨、硫酸、硝酸中的一種或多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其特征在于,復合導電顆粒占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的質量百分數為50wt%~80wt%。
4.一種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復合導電顆粒、聚有機硅氧烷預聚物及其固化劑;所述復合導電顆粒為非金屬內核表面鍍有金屬表層的直徑不高于20μm的顆粒;所述導電漿料組合物中不含有機溶劑或無機溶劑;
所述金屬表層中的金屬選自金、銀、銅、鎳、鋁、鎢、鐵、鈦、鈀、鉑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復合導電顆粒占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組合物的質量百分數為50wt%~85wt%;
所述非金屬內核的密度為0.6-1.5g/cm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組合物,有機溶劑選自丙酮、丁酮、乙醇、甲醇、異丙醇、苯、甲苯、苯乙烯、正己烷、環己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醚、乙二醇單甲醚、乙腈、吡啶中的一種或多種;
無機溶劑選自水、液氨、硫酸、硝酸中的一種或多種。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導電顆粒占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組合物的質量百分數為50wt%~80wt%。
7.根據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或權利要求4-5任一項所述的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組合物,其中,所述復合導電顆粒的非金屬內核選自玻璃、陶瓷、惰性聚合物形成的微球。
8.根據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或權利要求4-5任一項所述的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組合物,其中,所述復合導電顆粒的非金屬內核選自玻璃、陶瓷、惰性聚合物形成的微球,所述微球選自聚苯乙烯微球(PS)、聚丙烯酸微球(PA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PMMA)、聚酚醛樹脂微球(PF)、聚二乙烯基苯微球(PDVB)或其共聚物微球中的一種或多種,其粒徑為200nm~10μm。
9.根據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或權利要求4-5任一項所述的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組合物,所述非金屬內核的密度為0.8-1.2g/cm3。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或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組合物,所述非金屬內核的密度為1.0g/cm3。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或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組合物,所述非金屬內核表面金屬表層的含量占復合導電顆粒質量的30%~80%。
12.根據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或權利要求4-5任一項所述的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組合物,其中,所述金屬表層通過化學方法或物理方法鍍在非金屬內核表面上。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或可印刷柔性導電漿料組合物,其中,所述金屬表層至少鍍有1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5414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