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魚類自動測量裝置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611253054.4 | 申請日: | 2016-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2513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周曉林;楊慧;馬超;王兆平;惠筠;賀海戰(zhàn);于瀟;介子林;焦仁育;朱文錦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水產(chǎn)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D21/02 | 分類號: | G01D21/02;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鄭州中原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霍彥偉 |
| 地址: | 450044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對輥 非接觸測量 軸滑 自動測量裝置 魚類 稱重設備 控制器 從動輪 主動輪 活魚 控制程序 電機連接 工作效率 滑動連接 基礎數(shù)據(jù) 快速測量 設備連接 魚類研究 數(shù)據(jù)線 彈簧 體長 體高 體寬 魚體 損傷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魚類自動測量裝置及其控制程序。包括控制器、稱重設備、兩個對輥設備及非接觸測量設備,控制器通過數(shù)據(jù)線與稱重設備、對輥設備及非接觸測量設備連接,兩對輥設備之間設置有非接觸測量設備,對輥設備主要由對輥平臺、對輥主動輪和對輥從動輪組成,對輥主動輪安裝在對棍平臺上,且與安裝在對輥平臺下方的對輥電機連接,對輥從動輪上安裝有軸滑塊,軸滑塊與對棍平臺滑動連接,軸滑塊一側設置有彈簧。使用本發(fā)明可快速測量魚類尤其是活魚的體長、體重、魚體每個截面的體高、體寬等數(shù)據(jù),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對活魚的損傷,為魚類研究提供更詳細的基礎數(shù)據(jù)。
魚類自動測量裝置的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水產(chǎn)研究自動化測量儀器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魚類自動測量裝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在水產(chǎn)科學研究中,對魚類進行體長、體高、體寬、體重測量,是研究魚類生長規(guī)律、獲取魚類基本信息不可或缺的手段。目前主要依靠尺子量、人工稱量進行,僅得到體重、體長、魚體最寬及最高4個數(shù)據(jù),對活體魚的測量更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測量個體數(shù)量巨大,活魚掙扎、跳動,無法快速測量,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人力,測量效率低、精度低,對魚的損傷大。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魚類自動測量裝置的控制方法,可快速測量魚類的體長、體重、魚體每個截面的體高、體寬等數(shù)據(jù),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對活魚的損傷。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實現(xiàn)的:魚類自動測量裝置,包括控制器、稱重設備、兩個對輥設備及非接觸測量設備,控制器通過數(shù)據(jù)線與稱重設備、對輥設備及非接觸測量設備連接,兩對輥設備之間設置有非接觸測量設備,對輥設備主要由對輥平臺、對輥主動輪和對輥從動輪組成,對輥主動輪安裝在對棍平臺上,且與安裝在對輥平臺下方的對輥電機連接,對輥從動輪上安裝有軸滑塊,軸滑塊與對棍平臺滑動連接,軸滑塊一側設置有彈簧。
還包括電子標簽讀取裝置,電子標簽讀取裝置安裝在稱重設備與靠近稱重設備的對輥設備之間。
所述對輥主動輪和對輥從動輪表面設置有彈性物質(zhì)覆蓋層。
所述非接觸測量設備包括測量部件和光源,測量部件由垂直測量部件和水平測量部件構成,光源由垂直光源和水平光源構成,垂直測量部件放置在魚體通道的上方,垂直光源放置在魚體通道的下方,水平測量部件和水平光源分別放置在魚體通道的兩側。
所述測量部件為線陣CCD傳感器,光源為CCD光源。
所述稱重設備包括電子秤,電子秤安裝在轉動平臺上,轉動平臺與轉動平臺電機連接。
所述電子秤上設置有具有凹形槽。
魚類自動測量裝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主程序、對輥電機控制中斷程序、線陣CCD傳感器測量中斷程序及稱量中斷程序,主程序循環(huán)執(zhí)行空操作,等待各中斷響應,各中斷響應后,執(zhí)行各中斷程序,
主程序的工作步驟為:(A)將各中斷程序模塊進行初始化處理;(B)啟動對輥電機;(C)與電腦建立通訊連接傳輸數(shù)據(jù);(D)故障標志查詢;(E)若無故障標志,則循環(huán)執(zhí)行步驟(C);(F)若有故障標志,則各中斷程序模塊停止運行;(G)顯示錯誤代碼;(H)停機;
對輥電機控制中斷程序的工作步驟為:(a)對輥電機轉速測量;(b)PID控制對輥電機PWM;(c)中斷返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水產(chǎn)科學研究院,未經(jīng)河南省水產(chǎn)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5305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