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尿素法制備ADC發泡劑聯二脲縮合污水處理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611251336.0 | 申請日: | 2016-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856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2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廣民;李飄;夏淑梅;黃金;李嘉琪;劉成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1/04 | 分類號: | C02F1/04;C02F1/06;C02F1/66;B01D53/78;B01D53/68;C01C1/16;C02F101/16;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侯靜 |
| 地址: | 150001 黑龍江***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尿素 法制 adc 發泡劑 聯二脲 縮合 污水處理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尿素法制備ADC發泡劑聯二脲縮合污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尿素法制備ADC發泡劑聯二脲縮合污水處理裝置是由蒸發結晶器(2)、凝液排水管路(3)、固體鹽輸出管路(16)、濃縮液輸出管路(20)、高溫鹽浴分解及氣體吸收系統(15)、吸收液總排水管(18)、吸收液第一分支排水管(13)、吸收液第二分支排水管(14)、氨精餾塔(12)、氨水排液管(5)、第一氨精餾塔底液排液管(11)、第二氨精餾塔底液排液管(10)、加壓水解-閃蒸系統(7)、閃蒸罐排氣管(6)、閃蒸罐排液管(17)、氧化罐(8)、氧化罐排液管(9)、冷卻結晶系統(4)和回流管路(19)組成;
所述的蒸發結晶器(2)設置有濃縮液輸出管路(20)、凝液排水管路(3)和固體鹽輸出管路(16),濃縮液輸出管路(20)的出口與冷卻結晶系統(4)的入液口連通,冷卻結晶系統(4)的出液口與氨精餾塔(12)的第一入液口連通,冷卻結晶系統(4)設置有回流管路(19)與蒸發結晶器(2)連通;固體鹽輸出管路(16)的出料口與高溫鹽浴分解及氣體吸收系統(15)的進料口(15-1)連通,高溫鹽浴分解及氣體吸收系統(15)的吸收液總排水管(18)分支為吸收液第一分支排水管(13)和吸收液第二分支排水管(14),吸收液第一分支排水管(13)的出水口與氨精餾塔(12)的第二入液口連通,氨精餾塔(12)的頂部設置有氨水排液管(5),氨精餾塔(12)底部設置有第一氨精餾塔底液排液管(11)和第二氨精餾塔底液排液管(10)、第一氨精餾塔底液排液管(11)的出口與加壓水解-閃蒸系統(7)的入口連通,加壓水解-閃蒸系統(7)設置有閃蒸罐排氣管(6)和閃蒸罐排液管(17)、閃蒸罐排氣管(6)的出口與氨精餾塔(12)的頂部連通,閃蒸罐排液管(17)的出口與氧化罐(8)的入口連通,氧化罐排液管(9)的出口與氨精餾塔(12)的底部連通;
所述的高溫鹽浴分解及氣體吸收系統(15)是由高溫鹽浴分解爐(15-2)、攪拌裝置(15-3)、進氣管(15-4)、進氣管閥門(15-5)、高溫鹽浴分解爐排氣管(15-7)、氣體緩沖罐(15-9)、氣體緩沖罐排氣管(15-8)、射流真空泵(15-10)、吸收塔(15-12)、吸收塔出氣管路(15-16)、洗滌凈化塔(15-14)、循環泵(15-15)和吸收液總排水管(18)組成;所述的高溫鹽浴分解爐(15-2)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15-1),底部設置有出料口(15-6),內部設置有攪拌裝置(15-3),高溫鹽浴分解爐(15-2)與氣體緩沖罐(15-9)通過高溫鹽浴分解爐排氣管(15-7)連通,氣體緩沖罐通過氣體緩沖罐排氣管(15-8)與射流真空泵(15-10)的入口連通,射流真空泵(15-10)與吸收塔(15-12)循環連通,吸收塔(15-12)頂部的出氣口通過吸收塔出氣管路(15-16)與洗滌凈化塔(15-14)的底部進氣口連通,洗滌凈化塔(15-14)與循環泵(15-15)循環連通;在高溫鹽浴分解爐(15-2)的底部設置進氣管(15-4),進氣管(15-4)上設置進氣管閥門(15-5),所述的進氣管(15-4)為穿孔管;
所述的加壓水解-閃蒸系統(7)由加壓水解罐(7-1)、閃蒸罐(7-2)、加壓水解罐進水閥門(7-10)、加壓水解罐閃蒸液管(7-4)、加壓水解罐閃蒸液管閥門(7-8)、加壓水解罐排氣管(7-5)、加壓水解罐排氣閥門(7-7)、加壓水解罐回液管(7-9)、加壓水解罐回液管閥門(7-6)、閃蒸罐排液管(17)、閃蒸液排液管閥門(17-1)、閃蒸罐排氣管(6)和閃蒸液噴嘴(7-3)組成;所述的加壓水解罐(7-1)的頂部側壁與閃蒸罐(7-2)的底部側壁通過加壓水解罐回液管(7-9)連通,加壓水解罐回液管(7-9)上設置加壓水解罐回液管閥門(7-6),加壓水解罐排氣管(7-5)的一端連通加壓水解罐(7-1)的頂部中間處,另一端穿過閃蒸罐(7-2)底部的中間處伸入到閃蒸罐(7-2)沿高度方向的中間處,在加壓水解罐(7-1)和閃蒸罐(7-2)之間的加壓水解罐排氣管(7-5)部分設置加壓水解罐排氣閥門(7-7)、加壓水解罐閃蒸液管(7-4)的一端連通至加壓水解罐(7-1)的底部,另一端穿過閃蒸罐(7-2)的底部伸入到閃蒸罐(7-2)沿高度方向的中間處,在加壓水解罐(7-1)和閃蒸罐(7-2)之間的加壓水解罐閃蒸液管(7-4)部分設置加壓水解罐閃蒸液管閥門(7-8),在閃蒸罐(7-2)內的加壓水解罐閃蒸液管(7-4)的頂部設置閃蒸液噴嘴(7-3),第一氨精餾塔底液排液管(11)的出口設置加壓水解罐進水閥門(7-10)并與加壓水解罐(7-1)的側壁上端連通,閃蒸罐排液管(17)設置在加壓水解罐回液管(7-9)的側壁上,閃蒸罐排液管(17)上設置閃蒸液排液管閥門(17-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程大學,未經哈爾濱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5133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