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動工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611249623.8 | 申請日: | 2016-12-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2475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6 |
| 發明(設計)人: | 田芳;周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微創骨科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F5/00 | 分類號: | B25F5/00;B25F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王仙子 |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東新***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聚醚醚酮 氣動工具 碳纖維 氣缸 復合材料 鋼材 承力部件 固有頻率 制備 復合材料制備 碰撞沖擊力 安全系數 活塞 減震性能 耐腐蝕性 耐疲勞性 使用壽命 后座 工藝流 疲勞感 潤滑層 潤滑性 缸體 噪聲 金屬 加工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氣動工具,采用聚醚醚酮加碳纖維的復合材料制備氣缸,利用聚醚醚酮加碳纖維的復合材料的密度低于鋼材的密度,相比采用鋼材制備氣缸而言,極大減輕氣動工具的整體重量,降低用戶的疲勞感;進一步地,由于聚醚醚酮加碳纖維的復合材料具有潤滑性、耐疲勞性和耐腐蝕性,因此,無需額外加潤滑層工序,使得活塞與缸體之間的間隙更容易控制,簡化了工藝流,降低了加工成本,延長了氣缸的使用壽命;更進一步地,利用聚醚醚酮加碳纖維的復合材料的固有頻率低于鋼材的固有頻率,相比采用鋼材制備氣缸而言,極大降低了噪聲,提高了減震性能。此外,利用金屬承力部件承擔后座與承力部件之間的碰撞沖擊力,有效增加了氣動工具的安全系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氣動工具。
背景技術
手持式氣動沖擊工具在各行業都有較長應用歷史,由于沖擊工具里沖擊氣缸的工作原理,會產生較大噪音及震動,針對該現象,人們也不斷地在降低噪音、震動上下功夫,進行改進。手持式沖擊工具在醫療骨科行業也應用了幾十年,醫生對現有的沖擊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降低震動、減輕重量,這樣可以確保手術的精準性,降低醫生的疲勞度。
現有的氣動工具的發展現狀如下:
1、公開號為CN2600223Y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往復式氣動工具的減震裝置,所述減震裝置安裝在作動桿的一端,作動桿內部設有氣推軸,作動桿的周側設有數個側孔,外側連結有一減震裝置。
2、公開號為CN101018649A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具有壓力空氣供應裝置的減震沖擊工具,通過在沖擊機構和外殼之間設置彈性元件,用以吸收沖擊機構的震動并且向相對于外殼的中間位置偏壓沖擊機構。
3、授權公告號為CN2581127Y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氣動工具的減震裝置,該減震裝置可供氣動工具的一沖擊單元減震之用,該緩沖可提供氣密性,且該緩沖體可相對該殼體的擋部沖抵,而形成具有較佳減震效果。
4、公開號為CN1172716A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減震沖擊工具,它將彈性隔震器安裝在工具外殼內,其作用是減緩從握把傳遞到操作者上的震動。
5、授權公告號為CN2443808Y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手提動力工具的懸浮減震裝置,通過減少工具的高速往復運動的震動力,還通過設置前后緩沖器吸收工具的震動力。
6、公開號為CN1822925A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帶有減震手柄的成套工具,該發明的任務在于通過構造一種具有半主動隔振(semi-aktiverSchwingungsisolierung)的、構造成本可減到最小的手持成套工具。該發明的另一任務在于對成套工具給出一用于手柄隔振的裝置,利用該裝置在不同的工作狀態中也可確保實現手柄的可靠和簡單的振動解脫。
綜上,現有技術都在減震上進行改進,一般都采用增加減震裝置以達到減震效果,但均會導致工具整體重量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手持式氣動工具的重量對于操作者來說也是一項比較重要的指標,會直接影響手術的精準性,由此可見,在提高手持式氣動工具減震效果的同時,減輕工具的重量成為當務之急。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動工具,以解決使用現有技術中氣動工具采用增加減震裝置實現減震的方案,沒有考慮減重問題,增加了操作者的疲勞感,導致手術的精準度降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氣動工具,所述氣動工具包括:
一殼體,所述殼體形成一容置空間;
一氣缸,設置于所述容置空間中,所述氣缸包括一缸體及設置于所述缸體內的一活塞,所述氣缸由聚醚醚酮加碳纖維的復合材料制成;
一氣體源,所述氣體源驅動所述活塞于所述缸體內往復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微創骨科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微創骨科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61124962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